法國語音學傢。1859年1月13日生於巴黎。父親是經濟學傢和政治傢。由於傢庭教育,帕西自小就學會法語、英語、德語、義大利語等4種語言。雖然從未進過學校,但他16歲就考取文學士。他在巴黎高級研究學院學梵語和哥特語,19歲起從事英語和德語教學,教材以活生生的語音為基礎,並自創瞭一套註音符號。1891年他得文學博士學位。1894年起任教於巴黎高級研究學院,主持“普通及比較語音學講座”。

  帕西是國際語音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先後任該該會主席和秘書,並任會刊《語音教師》的主編。他草擬瞭國際音標的原則,並參與瞭音標的制訂。他的語音講座及在協會的活動大大地推動瞭語音學的發展。他寫過多種語音學專著和教程,其中《比較語音學概要》(1906)一書,1930年在中國出版瞭劉復的漢譯本,對現代語音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起瞭重要作用。

  關於音標,帕西有3項重要意見:①要用寬式音標,反對用嚴式;②主張音標不可太多,以免不便使用;③提倡用音標教小孩閱讀外語課文,並親自進行實驗。這3項主張,英國語音學傢D.瓊斯十分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