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調查整理漢語方言字音用的著作。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1955年7月北京科學出版社出版。該字表是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0年編的“方音調查表格”為底本加以修改編成的。刪去瞭原表格中不必要的羅馬字註音和一些不常用的字,改正瞭字的音韻地位,加入瞭一些常用字。第2版修訂本出版於1964年9月,刪去瞭一些不常用的字和又音字,增加瞭一些方言常用字,改正瞭個別字的音韻地位,刪改和增補瞭一些字的註釋。新一版修訂本1983年5月在北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在第2版版的基礎上,改正瞭3個字的音韻地位。本書選擇瞭比較常用的單字3700多個。書前有用法、說明,發音合作人及聲調表、聲母表、韻母表。書後附有音標及其他語音符號表。字的次序按切韻、廣韻一系韻書書所代表的古音系統排列。先按十六攝排列,攝的次序是: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同攝的先分開合口,再分一二三四等。相承的四聲並列,每頁第一橫行的韻目舉平以賅上去。聲母分36類,次第是:幫(非)、滂(敷)、並(奉)、明(微);端、透、定,泥(娘)、來,精、清、從、心、邪;知、徹、澄,照、穿、床、審、照、穿、床、審、禪、日;見、溪、群、疑,曉、匣、影、喻、喻。聲母、韻母、聲調搭成框架,每個字放在各自應有的音韻地位,形成一張張韻圖,相當於現代漢語聲韻調配合表。用這個字表調查方言的音系,許多復雜不易理解的現象大都可以得到理解,從而得出方言音系在古今演變上的要點。用這個字表調查方言的音系也便於歸納整理。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用這個字表作為調查研究漢語方言語音的基礎是一個比較簡便的辦法。此書還可以作為學習和研究漢語音韻的參考資料。(見彩圖)

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方言調查字表》

《方言調查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