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裏一種近於文字遊戲的隱語。把一個雙音節詞語拿來,用第一個音節的聲母跟第二個音節的韻母相拼,用第二個音節的聲母跟第一個音節的韻母相拼,得出一組新的雙音節詞語來,這種反復相切的方法就叫反語。如,現代漢語“冬天”[tuŋ t‘iεn]的反語是“顛通”[tiεn t‘uŋ]。六朝人喜歡用反語開玩笑或評論別人文章的用字,甚至用到迷信、預言上。例如,日本釋空海《文鏡秘府論》西卷:“鮑明遠詩雲:‘伐鼓早通晨’……‘伐鼓’反語‘腐骨’是病。”因為“伐”字取聲母,“鼓””字取韻母,切成“腐”;“鼓”字取聲母,“伐”字取韻母,切成“骨”,而“腐骨”一詞是不吉祥的。某一時代的反語,可用來作為研究該時代語音系統的材料。反語有時候也指反切,如,《顏氏傢訓·音辭》:“漢末人獨知反語。”這句裡的反語就是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