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蒙古語解釋詞典。仁欽戈瓦、額爾很巴雅爾、那木吉勒瑪等人根據《滿蒙文鑒》整理而成。《滿蒙文鑒》系清代拉錫、丹金、阿日畢德呼等人編纂,康熙五十六年(1717)成書。乾隆八年(1743)班第、那彥泰、奈曼泰等改版重印。全書21卷,故稱《二十一卷本詞典》,1977年11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印行整理本時沿用瞭這個名稱。康熙版《滿蒙文鑒》為滿、蒙文對照的分類雙解詞典,分天文、地理、人事、五行、四時等280個門類,共萬餘條。蒙古語以察哈爾八旗話為依據,兼顧其他方言言特點。有按十二字頭檢字的索引。乾隆八年改版重印時,為瞭更準確地反映口語讀音,便於滿族學習蒙古語,曾采用滿文字母拼寫蒙古語詞。此書是近代蒙古語的第一部解釋詞典,對後來各種類型蒙古語詞書的編纂影響較大。在蒙古語的語音規范和詞匯規范方面起過積極作用。通過書中所註的異體字,可以瞭解蒙古語的演變情況,對蒙古語的比較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1977年的整理本,刪除瞭滿文部分,增補瞭少量詞目,並且按蒙古文字母順序重新作瞭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