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將、作傢。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幼年傢貧,由其母親自授學。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應募敢戰士,參加守邊。其後在抗金戰鬥中屢建功勳,歷任武安軍承宣使,荊南、鄂嶽州制置使,檢校少保。後進封公,拜太尉,授少保,任樞密副使。宋高宗紹興十一年歲暮(1142年1月27日),被主和派權臣秦檜誣陷殺害。孝宗時追諡武穆。後改諡忠武。甯宗時追封鄂王。

嶽飛詩石刻

  嶽飛在戎馬征戰中寫下瞭不少洋溢著愛國激情的作品。他的文章如《五嶽祠盟記》、《謝講和赦表》與《奉詔移劉豫》等,皆能於剛勁質樸的語言中,間用對仗排偶句法,議論正大,誠摯感人。他的詩如《送紫巖張先生北伐》中的警句“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慷慨激切。他的詞〔滿江紅〕、〔小重山〕二闋,或以忠憤之氣動人心魄,或以幽怨之情感人肺腑,一直為後世所傳誦。隻是〔滿江紅〕“怒發沖冠”一首,不見於嶽飛之孫嶽珂的《金陀粹編》中,至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袁純所編《精忠錄》始加收錄,故近人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今人夏承燾《嶽飛〔滿江紅〕詞考辨》等文,皆對此詞作者、作年提出疑問。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此詞慷慨激昂,大氣磅礴,實非後人所易偽托。

嶽飛石刻像

  其著作《嶽忠武王文集》10卷(包括卷首1卷,卷末1卷)。有乾隆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