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小說期刊。月刊。光緒三十二年(1906)九月於上海創刊,至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停刊,共出24期。吳趼人(見吳沃堯)任總撰述,周桂笙任總譯述。編輯人1至3號為慶祺(汪惟父),4至8號為吳趼人,9號以後為許伏民。8號以前由樂群書局發行,9號以後由群學社發行。

  《月月小說》的宗旨在借小說宣傳教育之力改良社會,開通民智,佐群治之進化。創刊號上刊載的《月月小說序》承繼瞭梁啟超關於小說與群治關係的理論,又加以補充:“一曰足以補助記記憶力也”,“一曰易輸入知識也”。認為小說所寫的內容便於讀者記憶,易於增進讀者知識。但小說不僅是遊戲筆墨,而實寓教育意義於其中。序文特別強調歷史的重要,認為歷史著作不僅記其事實而有“旌善懲惡”的意義。認為舊著之史難讀,新著之史過簡,所以“發大誓願將遍撰譯歷史小說以為教科之助。”又註重道德教育,提出“歷史小說而外,如社會小說、傢庭小說及科學、冒險等,或奇言之,或正言之,務使導之以入於道德規范之內”。月刊出至8號後停刊4個月。續出9號時,刊載天僇生(王無生)《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系》,著重強調瞭愛國思想,認為當時人人懷亡國之懼,而“欲救亡圖存,非僅恃一二才士所能為也,必使愛國思想普及於最大多數之國民而後可,求其能普及而收速效者,莫小說若”。月刊選載的一些重要小說大體能體現上述宗旨。

  《月月小說》刊載的小說分撰著與譯著兩大類。撰著以吳趼人創作居多,譯著以周桂笙譯述較多。撰著分長篇與短篇。長篇按內容性質細分門類,有歷史小說、哲理小說、理想小說、社會小說、偵探小說、國民小說、寫情小說、滑稽小說等不下20種。所刊重要長篇小說有吳趼人《兩晉演義》、《發財秘訣》、《上海遊驂錄》、《劫餘灰》、蕭然鬱生《烏托邦遊記》、白眼《後官場現形記》、春帆《未來世界》等。短篇小說不分門類,提倡短篇小說是本刊一大特色,共刊載20餘篇。重要作品有吳趼人《黑籍冤魂》、《立憲萬歲》、《人鏡學社鬼哭傳》、天僇生《學究教育談》、蕭然鬱生《彼何人斯》等。譯著有清河譯佚名《美國獨立史別裁》、天笑生譯法國囂俄《鐵窗紅淚記》等,譯著中以偵探小說、虛無黨小說為多。此外,還辟有欄目專載筆記小說。

  除小說作品外,月刊亦載小說理論文章。如天僇生的《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系》、《中國歷史小說論》等,對小說的歷史發展及重要價值,有具體闡發。月刊中所辟之“說小說”欄目,則為對小說作傢及作品的評論。

  《月月小說》以刊載小說為主,也兼及戲劇、彈詞、詩詞、笑話、謎語等。戲劇廣泛取材於歷史、外國和時事,重要作品有祁黃樓主人的傳奇戲曲《懸嶴猿傳奇》和吳趼人時事新劇《鄔烈士殉路》等,前者演明末愛國志士張蒼水故事,後者演鄔鋼為護衛蘇杭甬路權而壯烈殉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