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社團。初名“民歌研究會”。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的部分師生發起,成立於1939年3月5日,樹連(李淩)、殷鐵銘先後主持工作。1940年10月,舉行第3次全體大會,更名為“中國民歌研究會”;同年冬,晉察冀、晉西北、陝甘寧邊區隴東等地區,分別組成分會。1941年2月,召開第4次全體大會,始定名為“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並推選呂驥為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會併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

  該會的主要工作是採集、整理和研究究中國的民間音樂。成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共采集和整理以民歌為主的各種民間音樂3000多首,並寫出瞭一批有質量的研究論文。如冼星海的《民歌與中國新興音樂》、呂驥的《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提綱》、張魯等人的《怎樣采集民間音樂》、馬可的《陜北土地革命時期的農民歌詠》和安波的《秦腔音樂概述》等。該會陸續編印出版瞭《民間音樂研究》創刊號(1942年11月,油印)、《民間音樂論文集》(1948,東北書店)以及《秧歌集》、《陜甘寧邊區民歌》(一、二集)、《眉戶道情》、《審錄》、《器樂曲選》、《秧歌鑼鼓點》和《河北民間歌曲集》等民間音樂研究叢刊10種,還有《綏遠民歌集》等6種。各分會采集和編印的民間音樂資料為數亦不少。這些工作對當時解放區的音樂創作,特別是對民歌改編、秧歌劇和新歌劇的創作,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