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音樂理論傢。生於塔倫圖姆(今名塔蘭托),卒於雅典。最初在阿卡迪亞從畢達哥拉派的學者學習,後去雅典從亞裡斯多德學習。傳言其著作有幾百種,包括政治、哲學、教育等方面,今存見的是他的音樂理論著作《和聲原理》和《節奏原理》(不全)。此外,在後人著作中如克萊奧尼澤斯的《和聲入門》中也有介紹。他試圖將亞裡斯多德的關於音樂的概念加以發展。他認為音、音高和音程都有其內在規律。音樂是和諧而有秩序的一種自在的體系,節奏是從語言、曲調及舞蹈動作中被抽象出來的一種時間關係,,可以用數的比值表現出來。他還認為人能憑經驗認識音樂和它的規律,反對畢達哥拉將音樂的本質理解為數的觀點。他認為雖然可以按數學計算找出音程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還須用聽覺來判斷哪些音程可以應用在音樂之中,強調瞭聽覺的作用。他不承認音樂的倫理作用,認為這是通過人們的聯想所得到的,音樂並沒有超自然的意義。亞裡士多塞諾斯還對希臘音樂的曲調體系進行瞭記錄和闡述,他所提出的3種類型的四音列結構(自然音的、變化音的、四分音的)是最早見諸文字的有關曲調學與律學方面的古希臘著作。由於他的著作將古希臘音樂歸納成瞭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對後世的音樂理論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