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孔氣鳴樂器。是中國古老的吹孔樂器。用陶土燒制而成,又稱陶塤。它可能來源於古代人民狩獵用的投擊鳥獸或摹仿鳥類鳴叫、誘捕鳥獸的工具石流星(一種能發出哨聲的球形飛彈)。以後有瞭制陶工藝,石器工具逐步為陶器工具所代替,石流星逐步發展衍變為陶塤。

  近代在西安半坡仰紹文化遺址出土的無音孔塤和1音孔塤,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1音孔塤,山西萬榮縣、甘肅玉門火燒溝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2音孔塤和3音孔塤,經考古測定均為距今6700~~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產物。河南輝縣琉璃閣殷墟出土的塤,已發展到5個音孔,能吹出一個完整的七聲音階和部分半音。制作材料有石、骨、玉、象牙和陶土等多種,形狀有球形、管形、魚形和梨形等。以陶土燒制的梨形塤最為普遍,且已逐步規范化。塤,見於史書記載的有:“燒土為之,大者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爾雅》)“大者為雁卵曰雅塤,小者如雞子曰頌塤。”(《禮圖》)“塤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鐘。”(陳暘《樂書》)周代將樂器分成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8類,土類樂器即指塤。古時塤常與篪配合演奏,詩經中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之說。

河南輝縣琉璃閣出土的商代塤

  殷以後的1000多年中,塤一直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至漢代才出現瞭6音孔塤。宋代曾有過7音孔的木塤,但沒有流傳下來。清代,塤仍保持在5音孔上,光緒十四年(1888)吳淥源曾編有《棠湖塤譜》,是迄今僅有的一本塤譜。

  傳統塤(殷塤)的形制為圓形、上尖、削肩、腰粗、平底、內膛空,形似鴨梨,頂端開1吹孔,兩側各有2孔。20世紀80年代,音樂工作者對塤進行瞭改革。放大瞭體積和肩部,擴展瞭內膛,使音量增大;音孔增加到10個,擴展瞭音域。音孔的排列接近於笛、簫的次序,分大、中、小3種。大塤定調為D,中塤定調為F,小塤定調為G,3種塤都能吹出兩個八度和一個泛音,並可以轉調。

  改革後的塤,音量較大,穿透力強,音色低沉蒼勁,醇厚悲壯,很有特色,非其他樂器可代替。既能用於獨奏,又可與樂隊合奏。

  演奏塤,主要是吹氣灌滿塤腔,使之吹出塤音。演奏時雙手捧塤,下唇貼吹孔,兩手大指分別按後面兩個音孔,其餘各指分別按前面7個音孔,從全按胴音起,開一孔高一個音,音孔全開為最高音。除一個泛音系超吹外,其他沒有超吹,因此全按胴音以下的低音,必須用俯吹的方法把吹孔逐個縮小,同時減弱吹氣,其音量也逐個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