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畫傢、工藝美術傢、建築師。名讓,字立德,以字行,雍州萬年(今陝西省臨潼縣)人。出身貴族,為隋代畫傢閻毗之長子。閻立德繼承傢學,擅長建築、工藝、繪畫,具有多方面才能。於唐高祖武德初年為秦王府士曹參軍,繼而任尚衣奉禦,為宮廷設計服飾、輿傘儀仗等物,太宗時升任將作少匠、將作大匠,負責興建宮室、陵墓等工程。曾主持修建翠微宮、玉華宮以及獻陵(高祖李淵墓)、昭陵(太宗李世民墓)等重大工程,深為太宗贊許和重用,官至工部尚書。卒後贈吏部尚書、並州都督,是唐初政治集集團中重要成員之一。閻立德的繪畫吸取前代畫傢鄭法士、張僧繇、楊子華、展子虔之長,藝術上與其弟閻立本齊名,作品題材大都與初唐政治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史載:貞觀三年(629)東蠻謝元深到長安朝覲,閻立德奉詔畫《王會圖》紀其事,以歌頌唐帝國的強大興盛和與遠邊民族的友好關系。他還畫過《文成公主降番圖》,形象地記錄瞭貞觀十五年太宗命文成公主赴吐蕃與松贊幹佈聯姻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可惜這些作品都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