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時的律曆學傢。後漢與後周間人。字文伯,原籍東平(今屬山東)。後漢乾佑(948~950)間以進士任校書郎。周世宗(柴榮)即位前,王樸為之掌書記。世宗時,累官至樞密使兼東京留守。958年,後周頒行他的《欽天曆》。959年,中書舍人竇儼奉敕撰《大同正樂》,禮樂制度雖定而音律不調。世宗因王樸精於律學,宣示古今樂錄,命樸詳議。王樸定黃鐘管音高,作律準,定律制,上疏。兵部尚書張昭等認為王樸“采京房之準法,練梁武之通音,考鄭譯、寶常之七均,校孝孫、文收之九變”,,“施於鐘簴,足治簫韶”;又經太常寺用王樸法調律試奏,認為“音律和諧,不相凌越”。在祖孝孫以後,第2次恢復瞭十二均八十四調的旋宮古法。

  王樸在律學上的傑出見解,一在遵用弦律並在京房準法失傳後創制瞭律準;一在為八十四調旋宮,調整瞭三分損益的律數而稍近平均律與純律。王樸的律準極受朱載堉重視,在《律學新說》中被譽為古代四傢之一。

  王樸所定律制,基本上與何承天同屬三分損益的調整形式。與平均律相比時,其音分數最大誤差小於何承天新律之“無射”,而多有不如何承天之接近平均律者。律制的基本傾向仍屬中古樂律學史上趨向於平均律的歷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