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大眾電影》編輯部主辦,由群眾評選的電影獎。創辦於1962年。第1屆有11.7萬人參加評選活動。第2屆(1963)有18萬多人參加評選活動。周恩來和陳毅等國傢領導人出席瞭這兩屆授獎大會。周恩來、謝覺哉、郭沫若、茅盾、田漢、老舍等同志為大會與獲獎者題瞭詞。中斷瞭17年之後,1980年舉行瞭第3屆評選活動,有70多萬人參加。以後每年舉行一次,參加投票的群眾越來越多。電影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這項活動,大大加強瞭電影觀眾眾和電影工作者的聯系,電影部門與電影工作者可以從中瞭解觀眾的普遍要求和希望,進一步推動電影創作的繁榮和發展。

  附:歷屆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1962) 最佳故事片:《紅色娘子軍》(上海電影制片廠)

    最佳編劇:夏衍、水華(《革命傢庭》)

    最佳導演:謝晉(《紅色娘子軍》) 最佳女演員:祝希娟(《紅色娘子軍》)

    最佳男演員:崔嵬(《紅旗譜》)

    最佳配角:陳強(《紅色娘子軍》)

    最佳攝影:吳印咸(《紅旗譜》)

    最佳音樂:敬安、歐陽謙叔(《洪湖赤衛隊》)

    最佳美工:丁辰(《馬蘭花》)

    最佳長紀錄片:《兩種命運的決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最佳短紀錄片:《亞洲風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最佳紀錄片攝影:《征服世界最高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最佳科學教育片:《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上海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

    最佳美術片:《小蝌蚪找媽媽》(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

    最佳戲曲片:《楊門女將》(北京電影制片廠)

《紅色娘子軍》劇照

第二屆(1963)

    最佳故事片:《李雙雙》(上海電影制片廠)

    最佳編劇:李準(《李雙雙》)

    最佳導演:王蘋(《槐樹莊》)

    最佳女演員:張瑞芳(《李雙雙》)

    最佳男演員:張良(《哥倆好》)

    最佳配角:仲星火(《李雙雙》)

    最佳攝影:郭鎮鋌、尹志(《劉三姐》)

    最佳音樂:雷振邦(《劉三姐》)

    最佳美工:童景文、張起旺(《劉三姐》)

    最佳長紀錄片:《中印邊界問題真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最佳短紀錄片:《人民公敵蔣介石》(八一電影制片廠)

    最佳紀錄片攝影:澤仁、田楓、計美登珠、紮西旺堆(《中印邊界問題真相》)

    最佳科學教育片:《知識老人》(上海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     最佳美術片:《大鬧天宮)(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

    最佳戲曲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天馬電影制片廠)     榮譽獎:故事片《槐樹莊》(八一電影制片廠)

    短紀錄片《保衛古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在激流中》(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科學教育片《中國武術》(上海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

    《巧種多收》(上海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

《李雙雙》劇照

第三屆(1980)

    最佳故事片:《吉鴻昌》(長春電影制片廠)

    《淚痕》(北京電影制片廠)

    《小花》(八一電影制片廠)

    最佳編劇:陳立德(《吉鴻昌》)

    最佳導演:謝添(《甜蜜的事業》)

    最佳男演員:李仁堂(《淚痕》)

    最佳女演員:陳沖(《小花》)

    最佳配角:劉曉慶(《瞧這一傢子》)

    最佳攝影:陳國梁、雲文耀(《小花》)

    最佳錄音:王酩(《小花》)

    最佳美工:黃洽貴(《藍光閃過之後》)

    最佳紀錄片:《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美的旋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

    最佳科學教育片:《黃鼬》(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

    《紅綠燈下》(上海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

    最佳美術片:《哪吒鬧海》(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

    《阿凡提》(上海美術制片廠)

    最佳戲曲片:《鐵弓緣》(北京電影制片廠)

《吉鴻昌》劇照

第四屆(1981)

    最佳故事片:《廬山戀》(上海電影制片廠)

         《天雲山傳奇》(上海電影片廠)

         《七品芝麻官》(北京電影制片廠)

    最佳男演員:達式常(《燕歸來》)

    最佳女演員:張瑜(《廬山戀》)

  第五屆(1982)

    最佳故事片:《喜盈門》(上海電影制片廠)

         《鄉情》(珠江電影制片廠)

         《白蛇傳》(上海電影制片廠)

    最佳男演員:王心剛(《知音》)

    最佳女演員:李秀明(北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982年百花獎獲獎女演員 左起:潘紅、李秀明、斯琴高娃、薑黎黎

第六屆(1983)

    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長春電影制片廠)

         《牧馬人》(上海電影制片廠)

         《駱駝祥子》(北京電影制片廠)

    最佳男演員:嚴順開(《阿 Q正傳》)

    最佳女演員: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最佳男配角:牛巟(《牧馬人》)

    最佳女配角:薑黎黎(《赤橙黃綠青藍紫》) 第七屆(1984)

    最佳故事片:《咱們的牛百歲》(上海電影制片廠)

         《16號病房》(長春電影制片廠)

         《不該發生的故事》(長春電影制片廠)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最佳女演員:龔雪(《大橋下面》)

    最佳男配角:劉信義(《快樂的單身漢》)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咱們的牛百歲》)

《大橋下面》劇照

第八屆(1985)

    最佳故事片:《高山下的花環》(上海電影制片廠)

         《人生》(西安電影制片廠)

         《紅衣少女》(峨嵋電影制片廠)

    最佳男演員: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演員:吳玉芳(《人生》)

    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最佳女配角: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環》) 第九屆(1986)

    最佳故事片:《少年犯》(深圳影業公司)

         《日出》(上海電影制片廠)

         《咱們的退伍兵》(上海電影制片廠)

    最佳男演員:楊在葆(《代理市長》)

    最佳女演員:方舒(《日出》)

    最佳男配角:陳裕德(《咱們的退伍兵》)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日出》)

《少年犯》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