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音樂演奏團體。定名於1956年。該團擁有演奏人員近百名,四管編制,團長兼指揮黃貽鈞,常任指揮曹鵬。現任音樂總監陳燮陽。

  上海交響樂團的前身,最早為成立於1879年的上海公共樂隊。20世紀初經過擴充,歸當時上海租界當局工部局管理。1922年定名為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1938~1945年上海淪陷期間,曾改名為上海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改名為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歷任指揮為德國音樂傢R.佈克和義大利音樂傢梅梅百器、A.富華等。樂團成立初期為20~30人,均為外籍演奏員。1927年開始,中國演奏員譚抒真、王人藝、張貞黻等人進團實習;1938年起正式吸收中國演奏員。最早加入樂團的有譚抒真、黃貽鈞、陳又新、徐威麟等。至1948年,中國演奏員已占樂團成員的三分之二。演出活動日漸頻繁,曲目眾多,具有較高水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團先後更名為上海人民政府交響樂團和上海人民交響樂團。1954年改稱上海樂團交響樂隊。隨著外籍演奏員的相繼離去,中國演奏員的不斷補充,到1956年已成為全部由中國演奏員組成的大型交響音樂演奏團體,並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

  上海交響樂團除瞭經常定期舉行交響音樂會介紹中外古今的交響音樂名作外,還負有促進中國交響音樂創作和演出的使命,把演奏中國作曲傢的作品放在突出位置。如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響曲》(黃貽鈞整理)、王雲階的《抗日戰爭交響曲》、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和瞿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交響詩等,都由該團首演。樂團為普及交響音樂和擴大聽眾面,除經常舉辦通俗性的專題音樂會外,還深入工廠、農村、部隊、學校等基層單位,開設音樂講座,舉行現場講解的音樂演出等,收到瞭較好的效果。

  上海交響樂團還邀請國內外知名的指揮傢李德倫、韓中傑、Н.П.阿諾索夫和朱暉等,擔任樂團的首席指揮。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傢Д.Ф.奧伊斯特拉赫、鋼琴傢傅聰等都曾與樂團合作,進行過成功的演出。該團先後擁有知名演奏傢顧聖嬰(鋼琴傢、已故)、潘寅林和唐韻(均為小提琴傢)以及陸三慶(鋼琴傢)等。樂團一些造詣較高的演奏員,還在音樂院校和其他音樂團體兼任教職,為培養專門演奏人才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