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

  中國作曲傢。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11月9日生於浙江嵊縣。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變”中不幸犧牲。任光自幼喜愛民間音樂。1919年去法國勤工儉學,一面作雜工,一面堅持學習音樂和鋼琴校音技術。後去越南一琴行任技師,約於於1928年回國,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音樂部主任,並開始與“南國社”接觸。此後,在左翼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先後參加“蘇聯之友社”音樂小組和左翼戲劇傢聯盟音樂小組。他曾將許多革命歌曲制成唱片。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去巴黎和新加坡等地,在華僑中推動、組織抗日救亡歌詠運動。1940年春到重慶,在育才學校音樂組任教。同年7月,隨葉挺將軍赴皖南,在新四軍軍部從事音樂工作。

  任光以寫作電影歌曲開始瞭他的創作生活。30年代初,他受到田漢、陽翰笙、安娥等人的影響,參加瞭左翼音樂運動,與聶耳等一起,從事革命歌曲的創作和研究。現見他的創作歌曲有40多首。其中,《漁光曲》、《月光光》等,以委婉抒情的筆觸,反映瞭30年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願望;《打回老傢去》、《抗敵歌》、《大地行軍曲》、《別瞭皖南》(即《新四軍東進曲》)等歌曲則以剛毅、雄健的曲調,表現瞭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此外,還有一類直接采用民間音樂素材改編和創作的歌曲,如電影歌曲《新蓮花落》、《新鳳陽歌》、《王老五》以及抗戰歌曲《高粱紅瞭》等,都富有生活氣息和鄉土風味。這些不同風格的歌曲,生動地表現瞭人民大眾的感情,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風格。任光還作有歌劇《洪波曲》(安娥編劇)和《彩雲追月》等民族器樂合奏曲若幹首。其歌曲作品已輯成《任光歌曲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