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南音曲譜集,簡稱《泉南指譜》。林鴻編訂。林鴻(約1862~?),字霽秋,福建廈門人,酷愛南音,兼擅南音琵琶,能書畫,為廈門南音團體集安堂成員。在稅局任職之餘,以近20年之力,旁搜博采,編纂此集,於1912年冬完成。1922年由上海文瑞樓書莊代印發行。這是較早的南音譜集,其選曲、分類、訂譜、註音及附說等均甚精審,為學習及研究南音者所珍視。其中關於南音源流等傳說部分當待詳考。

泉南指譜

  在南音中,有詞有曲用於歌唱的套曲稱為“指”,或“指套”;指套亦多作器樂曲演奏。純粹的器樂曲稱為“譜”。此外還有單支的零曲,或稱單曲,是用來歌唱的。此書收錄的是指套和譜兩部分,所以名為“指譜”。

  該書分訂為禮、樂、射、禦、書、數6冊。第1冊內容繁多,包括:①序言題詠。②凡例。③樂器。分列南音主要樂器琵琶、簫、笛、二弦、三弦、拍板的形制和奏法。④唱曲大意。說明幾種基本板式和唱曲應註意的事項。⑤“指詞四十五名概括”。即將45套指詞名目依先後次序串成曲文,以便記誦。⑥目錄2種。包括南詞45套曲牌共132支,南譜13腔曲牌共88支。⑦南詞45套的板式譜。曲文僅註撩拍,無工尺。其凡例部分,具有識譜法性質,頗為重要。南音曲譜是一種自成體例的工尺譜式,它的唱名、板眼、節拍、襯字、字音、字義的標記都和近代流行的工尺譜不同,必須熟悉這一部分才能閱讀本曲譜。

  第2~第5冊為南詞《輕輕行》、《陣狂風》、《南海贊》、《為郎情》等45個指套的工尺譜。均分別註明曲名、套數和宮調、曲牌名和曲文本事。指套記指法為一支香式,於曲文每字之下分別註明工尺、板眼(撩拍)、琵琶的弦序及指法;襯字的標註,個別特殊讀音均加註明。第6冊為南譜十三腔曲譜,有《四時景》、《梅花操》、《八走馬》、《百鳥歸》等13套器樂曲。此外,林鴻又繼續編訂《南曲精選》,集有曲牌約600支,分訂20冊,但未能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