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劇作傢、演說傢、政治傢。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但從小生活在英國。父親是演員,母親是作傢,本人年輕時就和劇院有密切聯繫,曾任國會議員32年。主要劇作有《情敵》(1775)、《陪媼》(1775)、《聖派翠克節日》(1775)、《斯卡巴勒之行》(1777)、《造謠學校》(1777)、《批評傢》(1779)、《皮薩羅》(1799)等。

  《情敵》是謝裏丹第一部重要喜劇。劇本描寫瞭馬拉普洛太太這一形象。她的名字的本義是“用詞不不當”,她喜歡搬弄漂亮的詞句,又不瞭解它們的含義,經常鬧出笑話。這一人物描寫非常成功,致使人們普遍地把用詞不當稱作“馬拉普洛風格”。

  《造謠學校》是謝裡丹最著名的喜劇,也是英國喜劇的優秀典范。在這部喜劇裡,謝裡丹以“自然狀態”的宗法道德和“文明的”上流社會道德敗壞相對比,描寫鄉紳蒂茲爾爵士,娶一個夢想進入上流社會的鄉間貧女為妻,她到倫敦後馬上學上貴族女子的惡習,揮霍無度,搬弄是非,致使自己差點失身,最後終於悔悟與丈夫重新和好。

  謝裡丹的喜劇沖突尖銳,諷刺辛辣,而且經常穿插生動有趣的情節及令人發笑的場面,對話漂亮俏皮,迄今仍保持著舞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