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福建省龍溪、廈門、晉江和臺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閩南的民間說唱“錦歌”和歌舞“車鼓弄”、“採茶仔”(採茶褒歌)傳入臺灣後,經過“歌仔調”、“歌仔陣”等幾個階段,發展形成“歌仔戲”。1928年,歌仔戲班三樂軒以回鄉祭祖為名,來到閩南龍溪白礁(今屬龍海縣),回臺時,經廈門作首次公演。由於語言相同,觀眾感到十分親切,滿城爭看,歌仔戲從此盛行於閩南。抗日戰爭初期,歌仔戲被視為“亡國調”,遭到禁演。老藝人邵江海等從“錦歌”中再改編出一種“雜碎調調”,並改進瞭大小哭調,吸收瞭民歌、山歌、褒歌和潮劇、高甲戲、京劇的部分曲調,創出瞭一套新的唱腔和伴奏曲牌,稱為改良調,並把歌仔戲稱為“改良戲”,重新進入城市,搬上舞臺。他們編演瞭《六月飛霜》、《盧夢仙》、《安安尋母》等劇,在城鄉產生瞭廣泛的影響。後來,漳、泉各地業餘改良戲班社不斷湧現,有挖筍農民組織的“筍仔班”,賣豆花小販組織的“豆花班”,麻袋工人組織的“佈袋社”以及“水仙班”、“咸草班”等,一度發展至200多個。因其流行於龍溪薌江流域,1954年,定名為薌劇。

  薌劇唱腔豐富,鄉土氣息濃鬱。主要曲調有雜碎調、七字調、雜念調、各種哭調以及民間山歌、褒歌和“采茶調”、“十二送哥調”、“扭扭動”、“草蜢弄雞公”、“十二文人鬧”等小調。主要伴奏樂器有殼子弦(椰殼制,近似板胡)、大廣弦(龍舌蘭木制大筒胡琴)、臺灣笛、三弦、月琴、鴨母笛等。傳統劇目有500餘本,有的來自“錦歌”唱本,有的由小說改編,有的移自其他劇種,如《鄭元和》、《陳三五娘》、《千裡送京娘》、《雙巡按》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傳統戲《三傢福》,現代戲《碧水贊》等。著名演員有臺灣籍藝人李少樓、陳瑪玲和葉桂蓮、姚九嬰等。現有專業劇團1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