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襄

  清代文學傢。字辟疆,號巢民。如皋(今屬江蘇)人。明崇禎十五年(1642)副貢;入清,屢被徵召而不肯出仕。在傢築水繪園,交會四方文士。讀書酬唱以終。

  冒襄出生於文學世傢,幼年承傢教父訓。後遊遊於董其昌之門。治詩文、書法之學。青年時期,詞章及書法已流傳海內。冒襄的古文,筆調秀逸,陳名夏《重訂樸巢詩文集序》稱:“筆鋒墨秀,玄旨微情。俱在有意無意、可想不可到之境。”杜濬《樸巢文選序》稱冒襄的遊記文接脈於柳宗元“清音奔赴,靈想超忽”,“一筆一洞壑,一轉一絕境”。冒襄的《影梅庵憶語》,寫自己和董小宛的同居生活,是頗為著名的筆記文章。冒襄也能詩,論者稱為:“詩律深細,葩采灩發”(陳函輝《寒碧孤吟序》),“婉轉以附物,惆悵而切情”(倪元璐《樸巢詩序》)。

  撰《巢民詩集》8卷,《文集》6卷,《影梅庵憶語》1卷,另輯《同人集》1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