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繫。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佈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兇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這些舞蹈作為獨立的形式,大都失傳,但在薩滿舞中仍有反映。

  蒙古族圖騰多是兇猛的飛禽走獸,崇拜白顏色。古代薩滿教中的女巫師師跳舞時,身穿白色長袍,手持白綢巾翩翩起舞。直至20世紀50年代,蒙古族民間還流行著“安代”(亦稱查幹額利葉)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為節的舞蹈特點仍保持著蒙古族古代廣泛流行的踏舞特征。1240年成書的《蒙古秘史》記載瞭在慶典時跳踏舞的熱烈場面:“繞蓬松茂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膝之塵矣。”在元朝的詩歌中也有“齊聲才起合,頓足復分曹”、“踏歌盡醉營盤晚”等詩句,是對這種舞蹈的描述。

  16世紀以後,喇嘛教和薩滿教宗教儀式活動中的舞蹈發展起來。戴著鹿神、牛神等面具的喇嘛教舞蹈“查瑪”,程式嚴謹而規范,具有情節和人物,表現手法多樣(見喇嘛教寺廟舞蹈)。薩滿教巫師具有職業舞蹈傢的特點,在舉行薩滿教宗教儀式時跳的舞蹈和敲擊的鼓點有很高的技巧。有的巫師在表演時,能夠在原地旋轉數百圈,並彎腰叼鼓;有的同時有幾面鼓分別在頭、頸、腰等部位舞繞,舞姿多彩,驚險引人(見薩滿舞)。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瞭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筷子舞 流行在伊克昭盟地區,由男性藝人在喜慶節日裡單人表演。舞者右手執一把筷子,半蹲姿勢,邊唱民歌,邊用筷子敲擊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時旋轉敲擊地面,節奏由慢漸快。伴奏樂器有三弦、四胡、揚琴、笛子等。伴唱的民歌大都是當地流行的,以娺、嬋拍節奏為多。這種舞蹈情緒熱烈歡快,節奏性強。

  盅子舞 亦稱打盅子,流行於伊克昭盟地區。由男性藝人在節日歡宴時獨舞。開始時,藝人席地而坐,左右手各握兩個盅子,隨著音樂的節奏,每一拍碰擊一下盅子,使其發出悅耳的聲響。然後舞者起立,雙手邊碰擊盅子邊舞,雙腳一前一後踏動,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腳步穩”的典雅優美的舞姿。伴奏樂器有三弦、揚琴、四胡、笛子等。曲調采用當地流行的民歌,如《金盅》、《敖門代來》等,節奏為娺、嬋拍。

  安代舞 又稱“查幹額利葉”(唱白鷹),流行於哲裡木盟地區以及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黑龍江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等地區。這種舞源於薩滿教的巫術活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安代舞的基本動作是舞者左手叉腰,右手在胸前上下甩動綢巾,右腳原地踏步,有單甩巾踏地、雙甩巾踏地、甩巾踏步等。集體表演時,隊形呈圓形,1人領唱,眾人相和,載歌載舞。節奏多為娺拍,無樂器伴奏。舞蹈風格熱烈奔放、樸實剛健,自娛性很強。1958年後,經過專業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將安代舞搬上舞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蒙古族舞蹈得到瞭飛躍發展,專業舞蹈工作者在繼承民族舞蹈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發展瞭蒙古族舞蹈,改編和創作瞭一大批優秀的蒙古族舞蹈和舞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