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奏弦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民族民間樂隊的弓絃樂器。凡二胡、四胡、京胡、板胡、墜胡、粵胡、馬骨胡、二弦等,均可稱為胡琴。

  歷史 在宋代就有胡琴的名稱出現。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首軍士歌:“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於。”此歌明確記載當時已有馬尾胡琴。金元時,胡琴已用於祭祀和戰爭。《內蒙古歷史概要》中說:“十二、十三世紀時……祭祀時奏忽忽兒。”(忽忽兒即胡琴)《馬可·波羅行紀紀》中亦講到1278年蒙古軍隊排好隊伍等待打仗時,兵士們唱歌和奏二弦琴。關於胡琴的形制,《元史·禮樂志》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這種胡琴與現今胡琴稍有差異。火不思的瓢形音箱不能將弓毛夾置弦中,隻能在弦外擦奏。現代流行的胡琴,其音箱多為筒形,次為碗形或橢圓鼓形。用琴桿插置音箱內,弓之馬尾一般均在二弦中夾置。元史記載的胡琴可能是當時的一種,因為音箱近似於筒形與碗形之間的擦弦樂器在唐時已經出現,名叫奚琴。奚琴不用馬尾弓,而是用竹片在兩弦之間磨擦發音,它的發聲原理與現今弓弦胡琴是一致的。奚琴到瞭宋代稱為稽琴,在演奏技巧上有瞭相當發展。據《夢溪筆談·補筆談》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隻用一弦終其曲。”由此可見當時的演奏技巧已經相當高超。北宋時期從宮廷到民間盛行稽琴的演奏。據《都城記勝》記載:“瓦社中的細樂,常用簫、管、蔧、稽琴、方響之類合奏。”《夢溪筆談》也同時記載瞭稽琴的流行和馬尾胡琴的出現,這表明兩種擦弦樂器的同時存在。此後已不復再見有瓢形音箱的胡琴和竹片擦奏的稽琴,可能兩種樂器相互吸收而融為一體。現代民間常用的胡琴,除二胡、馬骨胡外,還有下述幾種:

  二弦 福建南音中的一種古老擦弦樂器,音箱為筒狀,反裝的弦軸與奚琴十分相象。現代胡琴弦軸前細後粗,一般均順著琴筒從後向前(蒙皮的一端為前)插入並穿過琴桿上的洞孔,在弦軸的尖端系弦。而奚琴與二弦的弦軸由前向後插入,琴弦系在粗的一端。

  板胡 明清時期,隨著戲曲、曲藝音樂的興起,以及小型器樂演奏在民間的普遍流行,胡琴出現瞭多種變化。明代中葉產生的西秦腔(梆子腔),其伴奏樂隊中的主要樂器為板胡。板胡的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蓋上薄的木板,故名。板胡的音箱用半個椰殼制成,形似碗狀,蒙以薄的桐木板,後無音窗。琴桿比一般二胡為粗。早期用絲弦,外弦為一般老弦,裡弦為粗老弦。琴弓比一般的粗而長,弓毛亦多而堅硬,音色高亢嘹亮。

  京胡 清代以後,二黃腔逐漸興起,四大徽班進京以後,在皮黃腔的基礎上產生瞭京劇。胡琴成為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故定中為京胡。京胡的音箱用竹筒,琴桿,琴弓用竹竿。琴筒細長(直徑約5厘米),前端蒙蛇皮,後無音窗,發音剛勁嘹亮。

  墜胡 清代以後,曲藝中逐漸形成瞭河南墜子。墜子吸收瞭當地穎歌柳的音樂,而穎歌柳的伴奏樂器為小鼓和三弦,民間藝人將三弦改為弓弦樂器,於是形成瞭墜胡。起初的墜胡形制基本同於小三弦,加上馬尾弓,弓毛分成兩股,中間夾一弦,兩邊拉內外弦。墜胡與其他胡琴的不同,主要在於它的琴桿又是指板,是一種有指板的胡琴。此後,墜胡音箱采用筒形,以銅(或竹、木)制作,蒙蛇皮,音色柔和,並發展為獨奏樂器。

  四胡 內蒙古的說唱形式“烏力格爾”與"好力寶"的伴奏樂器。四胡用筒形音箱,蒙蛇皮,有4個弦軸,張4根絲弦。第1、第3兩弦與第2、第4兩弦同音。琴弓用雙股馬尾分別夾置於1、2及3、4弦之間,演奏時1、3或2、4根弦同時發音,音量增大,有兩件樂器同時演奏之感。

京胡、板胡、四胡、墜胡

  南胡 流行於江南地區,用於江南絲竹樂及江南民間小戲的伴奏。20世紀20年代劉天華將其帶到北京,在制作上進行瞭改革,並創作瞭許多樂曲,豐富瞭演奏技巧,將其發展為獨奏樂器,定名為二胡。30年代,旅居上海的呂文成將其帶到廣東,換成鋼絲弦,用於廣東音樂中,定名為粵胡。其定弦比二胡高四、五度,亦稱高胡。過去的南胡,演奏時不換把位,音域在八度或十度以內。二胡和粵胡則采用瞭高把位,擴大瞭音域,增強瞭表現力。與此同時,上海的大同樂會等國樂團體,又創制瞭中胡和大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力發展民族管弦樂隊,為解決樂隊中的低音部分,試制瞭低音革胡。低音革胡的外形是二胡的放大,裝有指板,張4根弦,均裝在琴體的側面,在置弦馬處蒙一橢圓形蟒皮(在琴筒的側面),使琴弦在皮膜上震動發音。琴弓在弦外擦奏,奏法與大提琴相仿。

  長期以來,各種胡琴的性能、演奏技藝和曲目伴隨著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及戲曲、曲藝、歌舞、民歌等音樂形式的發展而逐漸豐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