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音樂民族學傢。1918年6月24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斯普林菲爾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歐洲軍隊中服役,後入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繼而在阿姆斯特丹大學跟隨J.金斯特學習音樂民族學和爪哇音樂。1954年以分析爪哇調式體系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同年起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62年升為教授。曾先後擔任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加納大學和德雷克大學的客席教授。1965~1967年任美國音樂民族學學會主席。

  胡德從事音樂民族學研研究,十分重視實地考察和實際音樂演奏。他曾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和印度、非洲等地區進行實地調查。1983年9月曾來北京訪問和講學。在他的倡導下,美國大學第1次將爪哇的佳美蘭音樂列為正式課程,並進而將朝鮮、日本、印度、希臘、墨西哥以及非洲許多國傢和地區的音樂先後列入課程。他的主要著作有:《爪哇音樂中決定帕泰特的骨幹音》(1954)、《爪哇和巴厘的音樂和戲劇》(1963)、《再論斯連德羅與珀洛格》(1966)、《中世紀的工藝學對東方音樂風格的影響》(1970)、《音樂民族學傢》(1971)、《東南亞多層次合奏中的即興演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