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嗓音由童聲轉變為成人聲時,聲音發生顯著變化的現象。戲曲界通稱“倒倉”。變聲屬青春期第二性征表現之一,是在內分泌激素,尤其是性激素作用下,喉部聲帶發生變化的結果。變聲前男女兒童聲帶大小相近,約10~12毫米。變聲以後,男性喉結突出,聲帶增長一倍,可達20~25毫米。女性增長約二分之一,可達17~20毫米。變聲前男女兒童音調相近,變聲後男聲比女聲低一個八度,女聲比童聲約低二、三度。

  變聲一般從13~14歲開始,女性略早。變變聲的遲早與生活地區、生活環境、以及個人文化水平和健康狀況有關。一般熱帶早,寒帶遲;文化水平高則早,低則遲;身體健壯則早,瘦弱多病則遲。變聲期長短不一,由言語聲來判斷,一般約3~6個月,最長1年左右。從歌聲變化來判斷,則需要1年到3年,或更長的時間。不少男孩言語聲已變為成人聲,而歌唱發聲還在相當時間內帶有童聲色彩。

  變聲過程:女孩變化不明顯,多數是順利過渡。男孩變聲明顯,少數還會出現變聲障礙,輕度表現為唱歌時跑調,出怪音;重則明顯沙啞,根本不能歌唱。喉部檢查,可見聲帶充血,分泌物增多。有的聲門後部出現三角形閉合不全,即“變聲三角”。

  中國戲曲演員在童年開始培養,變聲期正處在學習期間,如何保證戲曲教學,又保護嗓音順利渡過變聲期,看法不一。有的教師認為變聲期應當禁聲,停止練唱;有的認為越啞越要唱,才能練出金嗓子。第3種意見認為:不要隻保不練,也不要隻練不保,應當在教師和醫生密切配合下,根據具體情況,練保結合,因人而異。合理地安排好練唱和保嗓,不但能促進發聲器官的正常發育,更有助於順利渡過變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