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中國現代學者、教育傢、鄉村建設運動的宣導者。原名煥鼎。後以漱溟為筆名,沿用至今。原籍廣西桂林,1893年10 月18 日(清光緒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誕生於北京,逝於1988年。順天中學堂畢業後,曾參加辛亥革命運動的組織中國革革命同盟會京津支部,後任《民國報》編輯。他早年潛心研究佛典,在《東方雜志》發表《究元決疑論》長文,引起蔡元培的註意。1917年,受聘至北京大學講印度哲學。1924年到山東辦曹州高級中學。1927年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廣州分會建設委員會的代理主席及廣東省立第一中學校長。1928年,他仿照中國古代“呂氏鄉約”,提出改造社會要從鄉村著手的“鄉治”主張,擬定開辦“鄉治講習所”的方案,得到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批準。1929年,到河南輝縣百泉村辦起一所河南村治學院,自任教務長。1930年主編《村治》月刊,宣傳他的政治理論。1931年在國民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鄒平縣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並以鄒平及菏澤兩縣為實驗縣,研究鄉村建設的理論和方案,設立研究部和訓練部,以培養鄉村建設運動的幹部。他先後任研究部主任、院長(見鄉村教育運動)。

  “鄉村建設”是梁漱溟作為“拯救中國、恢復倫理本位社會”的出路。他強調“教育即鄉村建設”,“一點一滴的教育就是一點一滴的建設”。他認為中國的鄉村和中國的“民族精神”是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根本。近百年來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鄉村社會受西洋潮流的刺激,引起中國社會風氣改變,鄉下人精神“破產”,這是“鄉村破壞”的主要方面。於是他宣稱中國問題不是對誰革命,而是要走“鄉村建設”的道路,作廣義的教育功夫,使政治倫理化,經濟合作化,力求鄉村內部“團結自救”。他的具體作法就是通過鄉農學校、鄉學村學,盡量用“情意教育”、“道德教育”去進行“精神陶煉”,建立“情誼化”的鄉村組織,以便恢復固有的中國“民族精神”,而保持“鄉村文明”。在30年代,全國性的鄉村工作討論會曾舉行瞭三次,並產生瞭一個“鄉村建設學會”,當時梁漱溟的鄉建理論對一些鄉村工作者有一定影響。抗日戰爭期間,梁漱溟以“第三方面”(鄉村建設派)身份奔走於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他曾參加發起“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去香港創刊《光明報》。他還在重慶、成都、桂林一些高等學校講學或任特約講座教授,最後在重慶北碚主辦勉仁文學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梁漱溟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歷任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他的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梁漱溟教育論文集》、《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