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學評論傢。早年習醫,但不久即放棄醫學,從事文學寫作。1830年他的詩集《安慰集》出版,沒有引起註意,遂改寫小說,後又致力於文學評論。

  聖伯夫在熱衷於寫詩的年月裏,和雨果結成親密的朋友,經常出入於雨果傢中,成為雨果夫人的情夫。1834年,在雨果同他絕交之後,聖伯夫發表瞭他惟一的一部小說《情欲》,書中情節影射他和雨果夫婦交往的一段經過。這部小說也沒有引起較大的反響。

  聖伯夫發表過兩部部文學評論專著:《十六世紀法國詩歌與戲劇的批評史》(1828)和《夏多佈裡昂和他的文學集團》(1861)。他所著《堡羅亞爾修道院史》(1840~1859) ,是他在瑞士洛桑講學的講稿,是他研究冉森教派的宗教思想和文學影響的成果。

  聖伯夫最成功的文學評論是他陸續發表的《月曜日漫談》。這些短評發表於1849至1861年間,後來收成集子出版,共15卷。從1861到1869年間,他又發表瞭一系列的《新月曜日》,集成13卷出版。這些短評是聖伯夫留給法國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月曜日漫談》和《新月曜日》這兩組文學短評的內容主要是對於當時出現的文學新著和作傢的分析評論,但有時也談到古代作傢和作品。評論傢認為他在論述古代文學時,態度比較寬厚,而對待當時的作傢和作品則顯得苛刻。不論他評述時人或古人,都用細致深入的分析和生動簡潔的文筆勾勒出作傢的內在世界與精神面貌以及作品的精辟之處。他常常用同樣的手法給當時的名人畫像,即使是與文學無關的人物,而其中婦女占很大的比重。

  聖伯夫文學評論的優點,主要是細膩深刻的分析和富於魅力的藝術手法。他的評論目的不在於說教,而在於讓讀者看到一個靈魂的剪影而獲得深刻的印象。在法國文學史上,《月曜日漫談》和《新月曜日》是將文學評論寫成優美文章的最早范例。

  

參考書目

 G. Michaut,Sainte-Beuve,Paris,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