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羅蘭

  法國作傢。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鎮克拉姆西。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他的父親為銀行小職員。1886年,羅蘭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又通過考試取得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曾入羅馬法國考古學校當當研究生。1891年回到巴黎,1892年與巴黎名教授勃萊亞的女兒結婚。婚後偕夫人去羅馬,在羅馬圖書館搜集材料,寫瞭一篇關於意大利歌劇起源史的論文。回國後獲得博士學位,在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大學講授藝術史,並從事文學創作,兼寫音樂評論。這是羅曼·羅蘭文學活動的第一階段。在這時期寫瞭十多部劇本,但隻有一兩部上演。

  1901年,羅蘭和他的夫人離婚,從此度著簡樸和孤寂的日子,深居簡出,埋頭創作。從1904至1912年,寫成10卷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部巨著是他的成名之作。小說問世後,羅曼·羅蘭不但被認為是當代法國的重要作傢,也是西方世界的重要作傢之一。1916年,羅蘭獲得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曼·羅蘭堅持人道主義,反對戰爭。1914年在《日內瓦日報》發表反戰的政論《超乎混戰之上》,在西方世界引起強烈的反響。但由於當時一般群眾受瞭民族沙文主義的宣傳,被戰爭狂熱沖昏瞭頭腦,所以對羅曼·羅蘭發動猛烈的攻擊。但他不顧個人得失安危,繼續堅持人道主義的反戰立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羅曼·羅蘭深刻的教育,使他認識到戰爭的根源就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他進一步認識到隻有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才能夠改造人類社會。1919年他發表《精神獨立宣言》,號召世界各國知識界聯合起來,抵制帝國主義的戰爭陰謀,同時暗示人類的希望寄托於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年輕的蘇聯。

  從30年代起,羅曼·羅蘭曾經不止一次公開聲明,如果蘇聯遭到侵略,他將毫不猶豫地站在蘇聯一邊。在這時期,他和高爾基通信頻繁。1936年應高爾基的邀請,訪問瞭蘇聯。30年代的後半期,羅曼·羅蘭與法國進步作傢巴比塞一道參加反對法西斯、反對侵略戰爭的國際性的群眾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曼·羅蘭在淪陷的法國閉門著作,寫瞭回憶錄《貝璣》和《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在那些年月裡,納粹特務焚毀瞭羅蘭的書籍,法國傀儡政府禁止學校用羅蘭的作品作為教材或補充讀物。面對這一切威脅與迫害,羅曼·羅蘭巋然不動,他堅信黑暗勢力不能持久,光明一定能回到人間。他那時寫《貝璣》這部回憶錄,就是表示他敢於對抗黑暗勢力,因為貝璣正是1914年在抵抗德國侵略的戰場上光榮犧牲。

  1944年8月,法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告捷,納粹占領者潰退,巴黎光復。同年11月初,羅蘭在駐巴黎的蘇聯大使館參加紀念十月革命和慶祝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慶典。這是他畢生最後一次政治性的活動,12月30日即與世長辭。

  羅曼·羅蘭的著作大致可分為音樂與文學兩大類。在音樂理論與音樂史方面,最重要的著作是7大卷《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1943)。文學方面,除詩歌外,他發表瞭各種體裁的作品:戲劇、小說、傳記、文學評論、日記、回憶錄。此外還有政論和書信。

  羅蘭在他的《回憶錄》中說:“戲劇曾經是而且一直是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他在少年時代已經反復閱讀莎士比亞劇本的法文譯本;後來又十分欣賞易卜生的作品。他一生共寫過21部劇本,其中6部是早年的試作,發表過的劇本有15部,包括總題為《革命劇》的劇本8部:《群狼》(1898)、《理性的勝利》(1899)、《丹東》(1900)、《七月十四》(1902)、《愛與死的較量》(1925)、《百花盛開的復活節》(1926)、《流星》(1928)、《羅伯斯庇爾》(1939)。這些劇本全以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題材,比較著名的是《群狼》、《愛與死的較量》和《羅伯斯庇爾》。此外有總題為《信仰劇》的3部劇本,包括《革命劇》中的《理性的勝利》,都以反對戰爭為主題。現存羅曼·羅蘭的劇本有12部,而《革命劇》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1903年,羅曼·羅蘭發表《貝多芬傳》,引起當時公眾廣泛註意。作者在序言中說,歐洲的空氣混濁,令人窒息,必須趕快打開窗子,放清新的空氣進來。《貝多芬傳》提供讀者的“清新空氣”是個人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英雄主義,是與唯利是圖的“物質主義”(即市儈主義)相對立的理想主義。《貝多芬傳》的成功,促使羅蘭開始撰寫古今名人傳記,宣揚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英雄主義,先後發表《米開朗琪羅傳》(1906)、《彌萊傳》、《托爾斯泰傳》(1911)、《甘地傳》(1923)。其中《彌萊傳》已散佚。《托爾斯泰傳》和《甘地傳》著重提供資料,和羅蘭早年設想的作為文學作品的名人傳性質略有不同。

  羅蘭的小說代表作是《約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和《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1922~1933)。《約翰·克利斯朵夫》寫一個作曲傢一生的故事。克利斯朵夫生於萊茵河畔一個德國小城,祖父與父親都是職業音樂師。克利斯朵夫是個有才能的鋼琴傢和作曲傢,但是他不願意以音樂來逢迎時好,獵取功名利祿。他為人爽直,富於正義感,認為藝術傢為瞭表現生活的美好理想,應當向社會上的消極勢力展開不妥協的鬥爭。《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藝術作品。小說第5卷《廣場上的雜耍》(舊譯《節場》)辛辣地批判瞭當時巴黎文藝界的虛偽與腐化。

《約翰·克利斯朵夫》各種文字譯本

  《母與子》初版分7冊,1922至1933年陸續出版。小說的主人公安乃德是大資產階級傢庭出身的知識分子。20多歲時繼承瞭父母的遺產,生活十分富裕。後來她的全部傢財,包括動產與不動產,被替她經管財產的公證人作為賭註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賭博時輸得精光。這就使安乃德成瞭赤貧之人,靠教傢館勉強維持生活。她曾與同學洛瑞戀愛訂婚,後又取消婚約,過獨身生活,並撫養她的非婚生的兒子。

  小說的後半部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法國為背景,反映瞭法西斯勢力猖獗和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鬥爭。安乃德的兒子那時已經是20多歲的青年,在反法西斯的鬥爭中被法西斯暴徒所暗殺。兩鬢斑白的安乃德踏著兒子的血跡,繼續前進,走上反法西斯鬥爭的第一線。

《約翰·克利斯朵夫》插圖

  羅曼·羅蘭的作品還有:描寫法國農民的健康生活態度的小說《哥拉·佈勒尼翁》(1919)、反戰中篇小說《皮埃爾和呂絲》(1920),以及長篇小說《格萊昂波》(1920) ,文學評論集《旅伴》(1936),政論集《戰鬥十五年》(1935),日記選集《戰時日記》(1952)和《印度》(1960),回憶錄《內心旅程》(1959)等。

  羅曼·羅蘭的主要作品,大部分已有中文譯本。《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全譯本於1946年在上海出版後,受到中國讀者廣泛歡迎。《母與子》的全譯本從1980年起分卷出版。

  羅曼·羅蘭關心中國人民的解放鬥爭,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1932年在荷蘭召開的世界人民反對法西斯大會上,他在書面發言中指出:“中國的巨人般的身體,被帝國主義列強從外部,同時又被他們的同謀者從內部撕成碎片的身體,正在英勇地站起來,而且將從痛苦的海洋中重新聳立。”

  

參考書目

 Arthur R.Lévy,L'ldéalisme de R.Rolland, Paris,1946.

 S.Zweig,R.Rolland,l'Homme et l'Oeuvre, Suisse,1950.

 J.-B. Barrère,Romain Rolland par Lui-même,Paris,1955.

 Jean Pérus,R.Rolland et M.Gorky, Paris,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