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課本,根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定的系統地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

  中國在發明造紙和印刷術以前,文字是用墨或漆寫在竹簡或木柧上的。1908年在中國西北地方發現的漢代竹簡,上面寫有《蒼頡篇》中的文字,可以說是古代的識字課本。東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在洛陽刊刻立在太學門前的石經,包括《易》、《書》、《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的全文,就是當時教科書的範本(見彩圖)。這是因為口傳、手手抄容易發生訛誤和引起爭論,所以刻石以為標準。

東漢‘熹平石經’碑刻(殘塊) 中國官方修定的教科書,包括五經及公羊傳、論語,共46碑,約20萬字,始刊於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唐代‘開成石經’碑刻(西安碑林)

  自漢武帝“罷黜百傢、獨尊儒術”以後,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主要是以儒傢經典為教科書。從漢代的“五經”(《易》、《書》、《詩》、《禮》、《春秋》),發展到唐代的“九經”(除《易》、《書》、《詩》外,《禮》分為《周禮》、《禮記》、《儀禮》,《春秋》分為《公羊傳》、《穀梁傳》、《左氏傳》)。以後又增加《孝經》、《論語》和《爾雅》,成為“十二經”(開成二年刻成石經,立於長安國子監太學)(見彩圖)。到宋代又增加《孟子》而成“十三經”。宋代還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以後歷代王朝都以這“四書”為科舉取士的初級標準教科書。從宋、元時起,民間流行專為學塾兒童編寫的識字課本有《千字文》、《百傢姓》和《三字經》等。

  清末廢科舉,興學校,把自然科學、數學列入學校課程。當時,這些新學科的課本,多半采用外國書籍的譯本。1889年,江南制造局出版自編的《算學》3種,1897年,南洋公學外院編瞭《蒙學課本》3編,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自編教科書。1902年,京師大學堂成立編書處,1906年,清政府學部設圖書局,是近代中國有計劃地編輯成套教科書的開端。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等都編輯出版瞭成套的教科書。(見彩圖)

《千字文》《百傢姓》《三字經》中國古代蒙學課本 北京圖書館藏

  外國古代也曾把名人著作或宗教經文當作教科書使用。如古希臘曾用荷馬的史詩來學習語言文字;伊斯蘭國傢的傳統學校用《古蘭經》作課本;基督教國傢的傳統學校用《聖經》、《祈禱書》為課本等。歐洲最早的流行最廣的教科書,是捷克教育傢J.A.誇美紐斯編寫的《語言與科學入門》(1631)、《拉丁語初階──語言與科學入門的預備課本》(1633) 和《世界圖解》(1658)。這些都是拉丁語課本,後者也可供教學本族語之用。

  教科書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是實現一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師生教與學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學成績的主要標準。各國政府對教科書的編寫都很重視。有些國傢,如中國和蘇聯,實行國定制,全國采用一種通用課本。有些國傢,如日本,實行審定制,同一年級同一學科可以有幾種經審查批準采用的課本。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不同,除通用課本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需要編輯鄉土補充教材,使教學更加結合實際。

  中國現行的教科書是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各學科教學大綱編寫的。編寫教科書同編訂學校課程一樣,是一項科學研究工作。教科書需要反映現代科學的最新成果,又需是科學上有定論的基礎知識。它還要通過事實的敘述和原理的論證,對學生的思想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愛國主義情操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教科書還要能適合兒童的學習心理,引起他們的求知欲望,激勵他們努力解決疑難。它精選科學基礎知識,用生動而又簡明的文字來敘述,使學生經過努力都能理解和掌握。

配有插圖的小學語文課本

五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封面

  教科書的每章、每節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習單元。各章、各節之間要有嚴密的、自然的、合乎邏輯的聯系。這樣既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也有助於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

  教科書中要有精美的插圖、適當的圖解、必要的表格、確切的註釋,還要有各種練習題、思考題、實驗題、作業題等等。這些都同正文一樣重要,不能忽視。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套教科書,特別是語文和外國語教科書,往往配備有一套錄音磁帶,成瞭有聲課本。有些課本還配有幻燈片、錄像磁帶等。有些學科的教科書還配有學生的作業簿、實驗和實習指導書及報告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