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又名“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杭州地區及上海一帶。明嘉靖年間,餘姚腔、弋陽腔盛行,紹興一帶出現瞭“調腔”。初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臺後,稱紹興高調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昆腔和亂彈,形成三合班。至乾隆年間,盛極一時,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瞭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昆腔逐漸失去觀眾,特別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為主,稱紹興興亂彈班。

  紹劇唱腔的主要曲調為“二凡”、“三五七”和“陽路”,以“二凡”為主。“二凡”與西秦腔有明顯的淵源關系。其流傳情況,一說為南明潞王朱常汸南駐杭州,魯王朱以海東遷紹興,均帶有樂工南來,因而西秦腔傳入浙東;另一說則認為系李自成將西秦腔帶到安徽,與“三五七”兩腔合用,然後由徽州商人逐漸帶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緊拉慢唱為特點,其拖腔不受樂曲限制,演員可以根據人物感情需要,盡情發揮。“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後句七字組成而得名,屬早期吹腔,源於安徽太平(今當塗),故藝人稱“太平三五七”,由於長期流行於浙東,並用紹興方言結合中原音韻的紹興官話演唱,使之具有當地的鄉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於抒情。“陽路”即吹腔,有“高陽”、“平陽”之分。

  紹劇伴奏樂器以板胡為主,“鬥子”為輔。紹劇的板胡亦稱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為高亢,“鬥子”亦稱“金剛腿”、“牛腿琴”。此外,還有嗩吶、梆笛、笙、管等。紹劇的打擊樂用大鑼、大鼓、大鈸,氣勢宏偉。鑼鼓點自成一套,粗獷、樸實,具有浙東地方的風格特點,稱為“紹班鑼鼓”。

  紹劇傳統劇目主要有以“二凡”為主腔的《高平關》、《後朱砂》、《千秋鑒》、《龍虎鬥》,以“三五七”為主腔的《雙貴圖》、《雙核桃》、《龍鳳鎖》,唱“陽路”(吹腔)的《和番》、《醉酒》,以及屬目連戲的《男吊》、《女吊》、《調無常》等。各行腳色均有各自的拿手戲,如二醜戲《遊園吊打》、《磨房串戲》;花臉戲《打太廟》、《打半山》;老生正生戲《軒轅鏡》、《漁樵會》、《蘆花記》;花旦戲《香羅帶》、《哭箱訴舅》等。經過整理改編和創作的代表劇目有《三打白骨精》、《於謙》、《龍虎鬥》和現代戲《血淚蕩》等。《三打白骨精》已攝制成影片。

《龍虎鬥》劇照(六齡童飾呼延三贊,陳鶴皋飾趙匡胤)

  紹劇的武功有的來自目連戲,有的吸收民間武術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竄灘”、“手頂”、“竄刀”、“甩桌”、“推車跟鬥”、“七十二吊”、“疊羅漢”等,均頗有特色。紹劇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點,花臉用宏亮的“堂喉”(真聲),小生和旦用“子喉”(假聲),老生則用“乖喉”(真假聲結合)。著名演員有吳昌順、陸長勝、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陳鶴皋、王振芳(十三齡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