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篇名。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說:“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認為《招魂》是屈原所作。但王逸《楚辭章句》說:“《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懣山澤,魂魄放佚,厥命將落,故作《招魂》。”則又認為《招魂》是宋玉招屈原的魂。朱熹從王逸說。近人多從司馬遷說,並認為《招魂》是屈原招楚懷王之魂,也有人認為是屈原給自己招魂。至於它的寫作時間,有人認為在楚懷王之世,也有人認為在頃襄王之世,尚難定論。

  《招魂》首尾的“序”和“亂”用騷體,中間正文部分主要用四言形式,隔句句尾用“些”字作語助,與《楚辭》其他各篇對“兮”字的用法不同。內容系借巫陽口氣,說四方上下如何可怕,而故鄉如何可愛,勸所招魂魄歸來安享,不可亂跑。文中寫飲食、居處、遊戲、女樂、陳設等,富麗堂皇,奢華之至,反映出古代楚國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發展水平已相當高。通篇想象奇詭,辭藻華贍,在鋪陳排比的手法上開瞭漢代大賦的先河。

《招魂》圖 清代門應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