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流行於古屬上黨郡的山西省東南部,故名上黨梆子,也曾叫做上黨宮調。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澤州(今山西晉城),雖名梆子,實為包括昆、梆、囉(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5種聲腔的劇種。清乾隆年間已有山凱撒州鑼戲和黃河以北卷戲的戲班以及由“梆、羅、卷”組成的三合班在距澤州府不遠的開封城內活動的記載(清李綠園《歧路燈》)。正是這種三合班,演變形成為多種聲腔的劇種。又據晉城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刻記載,當地“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十餘年矣”。可見這一劇種,於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流傳過程中又分為兩派,一稱州府派,流行於澤州府一帶,以鳴鳳班最著名,後又有三樂意、萬億班等;一稱潞府派,流行於潞安府和沁州(今長治、沁縣),以壺關縣的十萬班最馳名,後又有擅演楊傢將戲的樂意班和擅演嶽傢將戲的三義班。兩個支派各有特點,州府派比較穩健委婉,潞府派則較豪邁奔放。據藝人傳說,19世紀70年代當地遭受大災,藝人外出逃荒演唱,於是上黨梆子流傳至河北和山東,後來演變為當地劇種。在山東曹州的稱“本地侌”或棗梆。在河北永年的稱西調或澤州調。上黨梆子中的羅、卷戲久已不演,成為以演梆子戲為主,兼演少數皮簧及昆腔戲的劇種。

  梆子的唱腔結構體制以板式變化體為主。板式分為霸王別(慢三眼)、中四六(二性)、四六、大板(宏板)、垛板、散板、滾腔等。其中四六、大板是使用最多而頗具特色的板路。四六,一梆一眼,適宜敘事、對口,有慢、中、快之分。大板,有梆無眼,也分慢、中、快,既擅於敘事又能充分表現激烈的沖突。此外,還有“花腔”及曲牌,穿插於板腔之中或獨立使用,活潑清新,起到增強或補充唱腔表現能力的作用。在唱法上,男女同腔同調,男腔用假聲。伴奏樂器,主要有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上黨梆子行當有生、旦、凈、醜,以生、凈、青衣、武小生應工的戲最多,小生、小旦、小醜戲不占重要地位。各種行當的基本表演程式叫“三把”,運用起來頭昂胸挺,腕柔臂圓,穩健有力,據說由“小紅拳”演化而來,一說來自木偶戲。因此,表演的傳統風格是粗線條、大輪廓、簡練大方、強烈明快。如今,已多受京劇表演的影響。傳統的舞臺裝置,講究大幔小幔、三桌六帔。傳統的裝扮也很有特色,生、凈的冠戴保持“金色頭盔黑烏紗”的規制,旦腳化裝有所謂“破面”,即對心術不良或品行不端者,用白粉在右眼瞼上橫劃一筆,或在右顴骨處以三五筆畫一朵小小的蘭花或菊花,“以墨點破其面”(《莊嶽委談》),留有元雜劇化裝的遺風,但所用顏色不同。

  據統計,上黨梆子傳統戲的劇目有700餘個,其中梆子戲近600,皮簧90多,昆曲10餘出,羅羅戲和卷戲各數種。現有劇本400多部。有代表性的劇目,如寫楊傢將故事的《三關排宴》、《雁門關》、《董傢嶺》;寫嶽傢將故事的《巧緣案》、《奪秋魁》;寫秦始皇搜宮的《甘泉宮》;寫崔杼弒君的《東門會》以及寫海瑞故事的《徐公案》等。經過整理改編的《三關排宴》已於1962年攝制成影片。著名演員有趙清海、段二淼、郭金順、吳婉芝、郝聘之、郝同生等。

《三關排宴》劇照(吳婉芝飾蕭銀宗,郝聘之飾佘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