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曲種。原為三種民間說唱藝術即小戲形式的“大筒子”、曲藝形式的“八岔子”和“小調戲”的總稱。流行於陝西商雒地區。相傳清乾隆中葉至光緒初年,湖北、安徽、湖南的災民逃荒到陝西商雒一帶,他們帶來民間說唱藝術,同當地方言語音和民歌小調相融合,逐漸形成三種說唱形式。大筒子接近於戲曲,常在農村簡易舞臺上演出;八岔子和小調戲(又稱花鼓子),多在農村場壩、院落隨地演唱,合稱地花鼓。至20世紀初,三種形式開始經常在簡易舞臺上合作演出,統稱為花鼓子。

  商雒花鼓中曲藝形式的八岔子和小調戲,一般由二、三人演唱,其中一人善即興創作,插科打諢兼介紹節目,載歌載舞,形式活潑。伴奏樂器隻用打擊樂,唱到句尾時由樂隊幫腔。八岔子有陽八岔、陰八岔兩類曲調,各有叫板、正板、落板三種板眼,正板又有快腔、慢腔之分。小調戲唱各種曲牌,演唱內容大多是有關生產勞動和婚姻愛情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商雒花鼓進行瞭改革,將八岔子和小調戲熔於一爐,並適當地引進大筒子中的老調和陰調,使商雒花鼓得到新的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統一的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