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和義

  婺劇演員,工老生。浙江省蘭溪縣人。15歲進金華三合班品玉科班(兼唱西吳高腔、昆腔和亂彈)學藝。中年又進衢州三合班文錦班(兼唱西安高腔、昆腔和亂彈)演戲。由於勤奮好學,不但能唱西安、西吳兩種高腔,而且對高腔劇本中的各行腳色色都能演唱,造詣較深,人稱“總綱先生”。他的唱腔優美動聽,表演質樸莊重,且擅長反串醜腳,即興“打叉”(近似方言快板、順口溜),臨時編唱當地趣聞軼事,能出口成章,妙趣橫生,在金華、衢州以及上饒、波陽一帶,頗有影響。清末,高腔日趨衰落,至20世紀30年代,班社絕跡,藝人星散,後繼無人,西安、西吳兩種高腔,瀕於失傳。他雖身懷絕藝,最後也流落在蘭溪農村近於行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挖掘繼承優秀藝術傳統,1950年從涼亭中把他請回,並專門招收一批學員,成立瞭高腔訓練班。當時他已75歲,卻壯心不已,將西安、西吳兩種高腔的36本大戲全部回憶筆錄下來,並親授唱腔表演,使這兩種絕響多年的高腔,重新恢復上演,為搶救祖國文化遺產,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