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湖北省境內長江、漢水流域及河南、湖南、陝西、四川部分地區。聲腔以二簧、西皮為主,屬於皮簧腔系。二簧腔原出自四平腔的衍變,西皮則由西北的梆子腔在湖北襄陽一帶變化而成。二簧西皮原是兩種獨立的腔調,各有劇碼。大約在清中葉,兩種腔調交流,融合為一個聲腔系統。起先隻稱做二簧,後被簡稱為皮簧。湖北舊稱楚調、漢調,1912年後改稱漢劇或漢戲。

  清道光三十年刊印的《漢皋竹枝詞》中,葉調元記述他於道光十三年重遊漢口時所見風風物,描寫楚調在漢口一帶流行的情形:“月琴弦子與胡琴,三樣和成絕妙音”,“曲中反調最淒涼,急是西皮緩二簧”,並提及前輩演員與當時演員在藝術上的繼承關系,說“小金當日姓名香,喉似笙簫舌似簧。二十年來誰嗣響?風流不墜是胡郎。”由此推算,到嘉慶、道光年間,漢口演出的楚調,已是二簧西皮並奏,采用胡琴伴奏。在此期間,湖北的藝人王洪貴、李六以及稍後的餘三勝已帶著皮簧相繼進入北京,搭徽班演戲。由於鄂東的黃岡、羅田和安徽的懷寧、潛山毗鄰,交通方便,所以當時漢班演員與徽班演員同班演戲是常見的事,二簧西皮合流,徽班與漢班演員均貢獻過力量。

  漢劇在湖北發展所形成的襄河、荊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襄河路子以襄樊為中心,活動范圍及於漢水中上遊,襄樊又是“襄陽調”即西皮腔的興發之地;荊河路子以荊(州)、沙(市)為中心,伸延到荊江兩岸;府河路子包括安陸、隨縣、孝感、黃陂;漢河路子即指武漢,但包括鄂東的黃州、鄂南的大冶。這4條路子在方言上略存差異,在演出上各具特色。它們之間的相互爭勝與相互吸收,對漢劇的發展壯大,起過積極作用。近百年來4條路子重視科班建設和人才培養。如府河的桂林班,道光中葉連續辦過8屆科班。後起的醜腳呂平旺、旦腳李彩雲,都出身於府河。著名的太和班、同樂班在沙市辦班,訓練出諸如餘洪奎、熊占彪等一批荊河路子的代表人物。通山的名師舒二喜連續辦過10 屆科班。後來出現在漢口舞臺上的朱洪壽(凈)、徐繼聲(生)、陳鳳欽(夫)都來自鄂南。太平天國英王麾下的某部將,失敗後化名劉菊輝,在荊門石牌鎮辦起一個科班,培養出傅友才(漢劇著名的組織者傅心一之父)、李四喜、陳啟才(名貼小翠喜之父)等一批對改變漢劇面貌起過重大作用的革新傢。漢口辟為商埠後,光緒年間漢河派在此辦瞭“天雙喜科班”,辛亥革命後又辦起“天春長科班”,前者稱為老天字科,出瞭任天全等一批演員;後者稱為小天字科,出瞭吳天保等一批演員,加上餘洪元(末)、牡丹花(貼,董瑤階)等名角相繼抵漢,漢劇又出現瞭一個興盛時期。待到1927年大革命的風暴席卷武漢時,漢劇出現瞭“訓幼女學社”(新化女科班),培養出以陳伯華(新化釵)為代表的一批女演員。

  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人響應周恩來的號召參加瞭抗日救亡活動,由郭沫若等幫助組織瞭10個流動宣傳隊,由傅心一、吳天保率領的漢劇流動宣傳第一隊步行入川,在重慶、成都一帶演出瞭《淝水之戰》、《江漢漁歌》、《文天祥》、《嶽飛》等劇,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當時在重慶北碚興辦的漢劇訓練班,學生畢業後組成“五一漢劇團”,抗日戰爭勝利回鄂後改名為黃石市漢劇團。

陳伯華扮演《送銀燈》之桂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繼成立瞭20多個漢劇團,1962年武漢市建立武漢漢劇院,主要演員有陳伯華、吳天保、胡桂林、李羅克等。湖北省和武漢市戲曲學校都設立瞭漢劇科,集中各行的優秀師資,培養出新的人才,充實瞭演出團體。

  早期漢劇劇目,以本戲居多,大量的是歷史演義故事和民間傳說,進入城市後,逐漸改以折子戲為主。現存清代漢口坊間刻本《新鐫楚曲十種》中所收《祭風臺》、《臨潼鬥寶》等劇本,反映瞭早期本戲的面貌。漢劇的傳統劇目,相傳近千數,由於本戲失傳較多,現存的僅有660多個,其中二簧戲約180多個,西皮戲330多個,二簧西皮兼唱的70多個,另有雜調小戲若幹個。二簧戲《雙盡忠》、《兩狼山》、《祭江》、《祭塔》、《生死板》、《龍鳳閣》(全部《二進宮》)、《清風亭》、《琵琶詞》等,西皮戲《戰樊城》、《讓成都》、《醉寫》、《罵曹》、《探窯》、《喬府求計》以及《打花鼓》、《審陶大》、《雷神洞》、《六部審》、《合銀牌》、《鬧金階》、《斬李虎》等,都是較有特色的劇目。在經過整理加工的傳統劇目中,《宇宙鋒》(見彩圖)、《二度梅》、《審陶大》、《哭祖廟》、《磐河橋》以及新編歷史劇《闖王旗》均已攝制成舞臺藝術片或教學影片。新編或移植的現代戲有《血債血還》、《紅色娘子軍》、《金沙江畔》、《高山勁松》、《春江渡》、《蔡九賠鴨》及已攝制成影片的《借牛》等。

漢劇《宇宙鋒》(陳伯華飾趙艷容,童志飾趙高,童金中飾啞乳娘)

  漢劇腳色分十大行:末、凈、生、旦、醜、外、小、貼、夫、雜。末腳中的代表人物餘洪元,最先對唱腔、表演做瞭突破的嘗試,演《興漢圖》、《白帝城》的劉備,能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勝,《兩狼山》楊業的〔二簧慢板〕確是慷慨悲歌,把漢劇〔反二簧〕唱腔提到一個新的水平。再如《四進士》和《失印救火》,同屬衙門吏役的戲,他卻能在宋士傑的狡黠中顯示其剛強正義,在白懷的機警中表現其謹小慎微的性格,區分得極其鮮明。與餘洪元並駕齊驅,同樣以演人物見長的貼旦董瑤階,善於從婦女的日常生活中捕捉表演素材,以細致潑辣見長,扮演水滸戲中三個女性角色即閻惜姣、潘金蓮、潘巧雲,都能從細微處見功夫,不使其雷同,晚年與名醜李春森合作《打花鼓》,賣藝夫妻模擬“貍貓(夫)撲蝶(妻)”的身段,舞姿優美,把技巧用於描寫人物,獲得贊譽。近幾十年來,生行吳天保,以高亢激越的唱腔見稱,峭拔飽滿,成為青年演員師法的“吳派”。旦行陳伯華,突破四旦八貼行當的限制,創造瞭絢麗多彩而又融於人物內心活動的“陳派”唱腔,不論《宇宙鋒》的〔反二簧〕,還是《二度梅》的〔慢西皮〕,都能以聲傳情,細致刻畫人物,為探索旦行演唱和表演藝術的新高度做出瞭有益的革新嘗試。此外,在群眾中有影響的演員,先後還有:末劉炳南、胡桂林、魏平原;凈餘洪奎、朱洪壽;生錢文奎、尹春保;旦李彩雲、劉順娥;醜汪天中、呂平旺;外周天棟;小黃雙喜、李四立;貼賽黃陂、小翠喜;夫董燮堂、陳鳳欽;雜尹太平、張天喜等人,他們均為漢劇藝術的發展作出瞭貢獻。

  漢劇的聲腔以西皮、二簧為主,兼有吹腔、雜曲、小調。西皮也稱“下把”,定 la-mi弦,高亢激越,爽朗流暢,板式有慢西皮、中西皮(原板)、快西皮、西皮垛子、一字板及導板、搖板、散板。還有反西皮,聲調悲愴,用於《羅成顯魂》;襄陽調,用於《雷神洞》。二簧也稱“上把”,定sol-re弦,曲調柔和委婉,板式有慢三眼(包括馬蹄調)、三眼垛子、二流(原板)以及導板、搖板、散板。反二簧最為蒼涼。四平調,有節奏徐緩的三眼平板和行腔高亢的走馬平板。

  漢劇曲牌分嗩吶、笛子、絲弦3種,共有400餘首。文場以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為4大件,外有笛子、琵琶、嗩吶;武場鑼、鈸之外,還夾用馬鑼的“川打”,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