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在貴州省漢族地區和一些民族雜居地區流傳的花燈歌舞基礎上發展而成。貴州民間花燈歌舞,歷史久遠,據清康熙至道光年間的地方誌記載,福泉、遵義、開陽等地當時已有花燈歌舞流行,每於上元節,紮各式紙燈,由兒童作時新妝,踏歌和樂,謂之“鬧元宵”,或男妝唐二,女妝懶大嫂,手持巾、扇,雙雙起舞,稱為“跳花燈”。1915年《甕安縣誌·風俗篇》載“間以雜劇者”,說明至遲此時就已有花燈劇瞭。貴州花燈劇在省內有不同的叫法: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臺燈”;思思南、印江等地叫“高臺戲”或“花燈戲”。

  花燈劇的唱腔有兩類,一類是略具雛型的板腔,藝人稱“燈戲調子”,一類是曲牌,藝人稱“花調子”。在一出戲中,板腔與曲牌可以混合使用,形成一種綜合體制。板腔的板式較單一,隻用若幹個上下句反復演唱,最後加上一個“收腔”(也叫“放板”或“放腔”)結尾。經常使用的燈戲調子有:〔出臺調〕、〔行程調〕、〔路調〕、〔數調〕、〔罵板〕、〔哭板〕、〔一字調〕、〔出馬門〕、〔陰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調〕等。常用的花調子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調〕、〔送夫調〕、〔巧梳妝〕、〔白牡丹〕、〔比古調〕、〔送茶調〕、〔觀花調〕、〔五更調〕等。常用的伴奏樂曲有:〔遊臺〕、〔大開門〕、〔小開門〕、〔祿位高升〕、〔掃花臺〕等。常用的鑼鼓牌子有:〔三六九〕、〔撲燈蛾〕、〔半邊月〕、〔金錢吊葫蘆〕、〔牛擦癢〕等。花燈劇主要使用筒筒(胡琴類拉弦樂器)、月琴等弦樂器及鑼鼓等打擊樂器伴奏。

  表演身段大都取材於花燈舞蹈的動作,演出時手執折扇和手帕,靈活運用各種步法、手式,以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潑的藝術特色。傳統劇目已記錄有100多個,其中小戲多取材於農村生活故事和民間傳說,如《拜年》、《姊妹觀花》、《放牛攔妻》、《三訪親》、《巧英曬鞋》、《劉三妹挑水》等,大戲多由其他劇種移植而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對花燈藝術進行調查、整理和革新工作。1956年專業的貴州省花燈劇團成立。之後,安順地區也建立瞭專業的花燈劇團,編演瞭民間故事戲《七妹與蛇郎》,現代戲《典型人傢》、《春嫂》等。此外,還有《拜年》、《三訪親》、《茶山會》、《貨郎擔》、《邀妹上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