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內逍遙

  日本小說傢、戲劇傢、文學評論傢。原名坪內雄藏。出生於美濃國。父親坪內平之進,曾任地方官,後辭任歸田,住名古屋郊外。坪內逍遙初在私塾讀中國古籍,繼入外語學校學英語。卒業於東京大學文學本科,傾心於英國文學,譯過司各特等人的的作品。1883年得文學學士學位,曾任東京專門學校(即後來的早稻田大學)講師。所著《小說神髓》於1885年出版,其中主張小說應描寫人情世態,並以寫人情為主,著重心理的觀察與持客觀的態度,是日本現代文學中一部重要理論著作。他為實踐自己的主張而創作的長篇小說《當世書生氣質》,用寫實主義手法,寫當代學生生活,成為明治時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其後陸續發表小說和翻譯英國文學作品,並致力於文學評論工作。曾就理想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問題與森鷗外展開辯論,成為明治文壇最初的一場大論爭。

坪內逍遙手跡

  1887年後,坪內停止小說創作,轉而致力於戲劇文學和演劇運動;主持早稻田大學文學科,從事文學人材的培養和戲劇的改良運動。1890年為學生講授莎士比亞,次年創刊《早稻田文學》雜志,發表《美辭論稿》,指導學生演劇活動,加入江戶時代大戲劇傢近松研究會。這一時期,發表歷史劇《桐一葉》(1894),並被授與文學博士學位。他還成立“文藝協會”,創辦露天劇場。1909年譯完《莎士比亞全集》40卷。後以20餘年時間完成第二次新譯,成為聞名世界的莎士比亞學者。在此期間陸續創作《子規鳥孤城落月》(1897)、《新曲浦島》(1904)、《留別新月夜》(1917)、《義時的最後》(1918)等著名戲劇作品。

  1928年為慶祝坪內70壽辰,並表彰他以戲劇運動為中心的在文藝上的多方面的功績,為他創立瞭戲劇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