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劇女演員。晉劇史上第一位女須生,藝名果子紅。祖籍河北束鹿。幼傢貧,太原丁氏收為養女。7歲投師晉劇藝人孫竹林,在太原泰山廟清唱賣藝3年。11歲搭班登臺,曾在錦藝園等戲班與前輩著名藝人“說書紅”(高文翰)、“蓋天紅”(王步雲)、“毛毛旦”(王雲山)等同臺演出。十七、八歲即譽滿三晉。1936年赴京演出時,向京劇名傢求教,以晉劇《串龍珠》與馬連良交流移植瞭京劇《四進士》,並借鑒京劇行腔歸韻的長處,革新瞭晉劇須生的唱腔和唱法。通過長期藝術實踐,在吸收眾傢之長的基礎礎上,創立瞭獨具風格的丁派表演藝術,並培養瞭馬玉樓、馬忠等一批後起之秀,對晉劇須生表演藝術的發展,卓有貢獻。

  丁果仙發聲堅實洪亮,氣息飽滿耐久,唱腔深厚舒展,表演樸實大方,善於將唱、做、念等藝術手段揉為一體,精心刻畫各類人物。尤其擅長運用介板、流水、滾白等散板唱腔,靈巧多變地表達人物的內在感情。《蝴蝶盃》中田雲山打子時的介板,《賣畫劈門》中白茂林怒斥胡林時的緊打慢唱流水,《空城計》中諸葛亮在城樓撫琴時的大段唱腔,《蘆花》中閔德仁的花腔十三咳等,傳神感人,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她塑造過眾多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尤以塑造品行耿直的蒼頭院公和居官清廉的七品縣令一類人物最為成功。代表劇目有:《雙羅衫》(飾姚達)、《日月圖》(飾白茂林)、《走雪山》(飾曹福)、《八件衣》(飾楊知縣)、《蝴蝶盃》(飾田雲山)、《捉放曹》(飾陳宮)、《串龍珠》(飾徐達)、《空城計》(飾諸葛亮)、《蘆花》(飾閔德仁)等。在《血淚仇》、《小女婿》、《豐收之後》等現代戲中扮演王仁厚、陳快腿、老大娘等人物,也很出色。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一等獎。1955年,與牛桂英、郭鳳英、王正魁、梁小雲合演的《打金枝》攝制成影片。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西省晉劇院副院長,山西省戲曲學校和太原市戲曲學校校長,當選為第二、三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戲劇傢協會理事等。1964年,山西省文化局曾為她舉行瞭舞臺生活40年紀念活動。(見彩圖)

丁果仙(晉劇《賣畫劈門》白茂林)

丁果仙在《空城計》中飾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