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演唱體制的名稱。元雜劇一般由一種腳色主唱,其他腳色隻有賓白,由男主角正末(即正生)主唱的稱為末本,女主角正旦主唱的稱為旦本。如《漢宮秋》、《李逵負荊》,分別由正末扮的漢元帝與李逵主唱,是末本;《竇娥冤》、《救風塵》,分別由正旦扮的竇娥與趙盼兒主唱,是旦本。元末夏庭芝《青樓集》說:“旦本女人為之”,“末本男子為之”,可見元時已有旦本、末本的名稱。

  元雜劇旦本、末本的演唱體制,主要是受宋、元諸宮調演唱形式的影響而形成的的。諸宮調一般由一名藝人表演,既說又唱。元雜劇與諸宮調都用北曲演唱,同屬一個音樂系統,因而形成這種獨特的歌唱體制。

  旦本、末本中的正旦與正末,一般來說僅扮演劇中的一種角色,但有時正末或正旦也扮演劇中二個甚至三、四個角色,如《陳州糶米》第一折由正末扮的張𬶍古主唱,第二、三、四折由正末扮的包拯主唱;《昊天塔》第一折正末扮楊令公,第二、三折正末扮孟良,第四折正末扮楊和尚。楔子則多數由次要角色主唱,如《竇娥冤》、《陳州糶米》的楔子各由沖末扮的竇天章與范仲淹主唱。

  旦本、末本的演唱形式有利於集中力量寫好一劇或一折中的主要人物,使他處於劇本結構的中心。劇作傢從安排情節到設計唱詞說白都要考慮到這一特點。劇中的主要人物,大都是正面的或值得同情的人物,這就逐漸形成瞭中國戲曲以描寫正面人物為主的藝術傳統。旦本、末本的形式在戲曲發展史上曾起過積極作用。

  這種基本上由一人主唱的形式有明顯的局限性:不僅主要演員易於疲累,而且不利於某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如《魯齋郎》、《漢宮秋》中,張珪的妻子李氏與王昭君均處於戲劇沖突的中心位置,但因為劇本是末本,旦角不能唱,失去瞭塑造重要人物的藝術手段。隨著表演藝術的發展,一些作傢對這種形式都作瞭某種程度的突破。在明、清雜劇裡,這種一人主唱的形式就有很大改變,無論主、次角色都有歌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