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兒童文學刊物。以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由共青團中央和中國作傢協會聯合創辦。1963年10月創刊於北京。當時由國內兒童文學界知名人氏葉聖陶、華君武、任虹、嚴文井、張天翼、金近、胡奇、袁鷹、謝冰心等組成編委會,由兒童文學作傢金近主持日常編輯工作。辦刊方案提出:“刊物必須有力地貫徹以共產主義教育為前提的百花齊放的方針,使作品的題材和形式多樣化,對作傢在創作上良好的探索和嘗試,要加以愛護和支持。”“刊物的讀者對象以少年為主,照顧兒童文學愛好者。刊刊物註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整統一,力求達到當前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中上水平。”並提出要通過刊物的編輯工作和編委會的活動,對團結新老作傢、擴大兒童文學創作隊伍、繁榮創作起到促進作用。

  刊物得到新老作傢的熱情支持。創刊初期,冰心、臧克傢、金近、袁鷹、菡子、秦牧、茹志鵑、聞捷、柯巖、劉真、葛翠林、任大霖、劉厚明等都為它積極撰稿。有影響的兒童小說《苦牛》(胡景芳),童話《狐貍打獵人的故事》(金近)、《誰丟瞭尾巴》(魯克)和兒童詩《眼淚潭》(柯原)等優秀作品,都是首先在《兒童文學》上發表的。

  “文化大革命”期間,刊物被迫停刊。1977年8月正式復刊。復刊後,新增加葉君健、劉心武、劉厚明、陳模、柯巖、韓作黎等6位編委。復刊後兩年間,共出版不定期叢刊6期。從1979年下半年起,改為雙月刊;1981年起又改為月刊。

  《兒童文學》以發表短篇兒童小說為主,兼登詩歌、童話、寓言、散文、劇本、曲藝和外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在1980年舉辦的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該刊共有12篇作品獲獎,居同類刊物的首位。為瞭繁榮兒童文學創作,該刊從1978年起舉辦優秀作品評獎活動,到1983年底止,已舉辦4次,共有113篇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