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歌形式之一。“多耶”,侗語音譯,“多”為含有“唱”、“舞”等意義的多義詞。“耶”為侗族民歌中集體邊唱邊舞的品種,“多耶”即“唱耶歌”。又稱“踩歌堂”。

  “多耶”是“月也”(即寨與寨之間集體訪問作客)的主要項目之一。唱時年輕人男女分隊,列成圓圈,女隊手牽手,男隊手攀肩,邊唱邊搖晃而舞。女隊先唱三支,男隊還三支,步女隊歌韻歌意。每三支一套,對唱一、二十套,最後唱結尾歌而結束。祭薩(侗寨女保護神)時,以及鼓樓、風雨橋等建建築物建成時,也以多耶祝禱或祝賀。

  “耶”的內容很多:“耶薩”(即“祖母耶歌”),在春節祭薩時演唱;“耶父母”(即“父母耶歌”)、“耶務本”(即“侗書耶歌”)、“耶索坐”(即“星宿耶歌”)、“耶花”(即“愛情耶歌”)、“耶見崩”(即“爭取平等耶歌”)、“耶短”(即“猜謎或問答耶歌”)、“耶斜散”(即“散場耶歌”)……在舉行“月也”活動時男女對唱;“耶鋪”(即“祝賀耶歌”)在慶賀典禮中演唱。

  “耶”的曲調,男女不同,各地有異,流傳於侗語南部方言區的。女隊二聲部合唱(也有一聲部的),拉腔較長,有的地方每句都重復唱一次,有的地方隻重復唱句尾三字。男隊隻一個聲部,由“桑耶”(即“耶歌師”、“耶歌頭”)領唱一句,眾人重復句尾三字或重復整句。多有“呀囉耶!呀囉嗨!”等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