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

  現代小說傢。原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遼寧昌圖人。1912年9月25日生,逝於1996年10月5日。中學時代就接受瞭進步思想的影響,1932年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加入北平左翼作傢聯盟,同時開始文學創創作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山西、重慶等處任教,在重慶、香港、上海等地編輯《文摘》副刊、《時代文學》雜志、《大剛報》副刊《大江》、《求是》,長期從事進步的文化工作。

  端木蕻良的作品,從第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4)開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說《鴜鷺湖的憂鬱》、《遙遠的風砂》、《憎恨》、《爺爺為什麼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東北故鄉為背景,展現出在民族與階級的雙重壓迫下人民的災難和戰鬥。作傢懷著憂鬱的心情眷戀故鄉的土地,為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而憤怒。愛與憎交織的思想基調,貫穿於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場面宏偉,筆調細致,有些細節描寫十分突出;以濃鬱的風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強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說,表現手法簡練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後期某些長篇小說,過多地追求場景宏大,開掘不深,顯得龐雜,但仍然保持著鮮明的地方色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端木蕻良主要從事歷史題材的戲曲和小說創作,曾在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1980年發表長篇小說《曹雪芹》(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