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貽德

  中國現代油畫傢、美術評論傢。1901年8月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70年5月13日卒於同地。1919年,在他人的資助下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192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並開始撰寫美術評論和文學作品,20年代曾有《玄玄武湖之秋》、《東海之濱》、《殘春》、《百合集》等文學作品集出版。其文學才能受到郭沫若等人的好評,被吸收參加創造社。1927年著《水彩畫之研究》一書;同年秋,赴日本留學,入川端繪畫學校學習。翌年,因日軍侵華,憤而回國。先後任教於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上海藝術專科學校。1931年回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西洋畫系教授,主編《藝術旬刊》。同時與龐薰琹等人組織繪畫團體決瀾社,引進西方現代派繪畫技法和理論。1933~1934年,出版《西洋畫概觀》、《水彩畫之新研究》和《畫人行腳》,後者描述瞭畫傢幾次旅遊寫生的見聞。1936~1937年,出版兩本《西畫論叢》。1936年,出版《藝苑交遊記》,該書記錄決瀾社畫傢及關良等人在30年代的藝術活動。此外還出版有《西洋畫概論》、《西洋美術史綱要》、《西洋畫解說》等。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參加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第三廳,任美術科代科長。1939年10月赴香港。1941年,回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教。同時創辦民特畫室,招徒授藝並制作裝飾陶器。1942~1943年,先後在東南聯合大學藝術專修科和英士大學任教。1944年入川,沿途寫生作畫並舉行畫展;這年冬,他應聘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教授。1946年隨校返回杭州。1948年7月自辦西湖藝術研究所。1949年,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副校長。1953年,調中央美術學院任教。1955年,離職改任《美術》編輯部主任、副主編。1958年,調回浙江美術學院,任理論教研室主任。1962年,浙江美術學院成立倪貽德油畫工作室,擔任油畫教學並指導青年教師。

《靜物》

  倪貽德長於油畫、水彩畫和鉛筆速寫。其油畫重視結構,強調大的塊面,線條粗獷果斷,筆觸簡練,色調爽朗,極富概括力。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形神兼備,情景交融,富於詩情畫意和繪畫的形式美。其代表作品有《修好汽車,支援前線》、《骨幹會議》、《采茶》。出版有《倪貽德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