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曲藝八角鼓、單弦的主要曲調,用作曲牌聯套體的曲頭和曲尾;同時也是可以單獨演唱的短小曲藝形式。岔曲興盛於清乾隆年間。據清代俗曲集《霓裳續譜》記載,岔曲是乾隆間流行於北京曲藝班社“檔子”裏的一種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數岔等多種曲調,內容多是摹擬女性第一人稱口吻的情歌。演唱方式有一人獨唱和二人分飾正旦、小旦對唱兩種。同時,岔曲也在八旗軍隊中流傳。乾隆四十一年(1776)阿桂平定金川土司叛亂回京後,曾以“群曲”的形式演唱讚頌武功的凱歌,以後後遂為滿族旗籍子弟習唱並編寫新詞,用以自娛娛人。清代俗曲集《白雪遺音》中所收岔曲曲詞,內容不外吉祥祝頌、抒情寫景之類,情趣多似元人小令,與早期作品截然不同。其中的《怕的是》、《今日大喜》、《春宵一刻》、《睡臥秋林下》等曲,20世紀40年代還在流傳。

  岔曲的音樂結構,基本句式是六句體,也可加襯句、數子以擴展其篇幅容量至十數句、數十句,比較靈活。岔曲的曲詞,多采取詠贊體,或詠人,或詠物,借以抒發意興。後來的岔曲演唱方式,除一人獨唱外,還有一種穿插其他曲牌的聯曲形式,稱為“群曲”,由多人齊唱、輪唱,其曲體俗稱“腰截”。岔曲經歷瞭200餘年的發展,曲調有所演變和豐富,現代流傳的有蕩韻、別韻、脆岔、平岔、起字岔、長岔、數子岔、琴腔(又叫趕板)等多種曲調。流傳下來的曲詞極為豐富,但多半是清代旗籍子弟的怡情遣興之作和一些遊戲筆墨。清末民初以來,岔曲是做為單弦演員在演唱正式節目之前加演的方式流傳的,如《風雨歸舟》、《贊劍》、《八花八典》、《秋聲賦》等,以音樂性強、唱腔抑揚有致而取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寫瞭《紅軍過草原》、《贊雷鋒》等一些有影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