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綜合性研究的國傢級專業機構。簡稱中科院金屬所。1953年建於遼寧瀋陽。首任所長李薰(1953~1982),歷任所長師昌緒(1982~1986)、徐曾基(1986~1990)、李依依(1990~1998)、葉恒強(1998~2001)、盧柯(2001~ )。建所所之初,主要為鋼鐵冶金工業服務。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轉變為服務尖端技術,以發展新型材料及相關新工藝、新技術為主,同時開展材料科學基礎和應用基礎方面開展相應的研究。1980年後,明確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為主的辦所模式,著重研究高性能金屬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等。1999年5月與成立於1982年的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2006年設有沈陽材料科學國傢(聯合)實驗室、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傢重點實驗室、沈陽先進材料研究發展中心、材料自然環境腐蝕研究中心等。先後有21名院士在所工作,現有8名院士在所工作。截至2005年底,獲省、部級以上的科研成果400餘項,其中獲國傢級成果獎96項,包括國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國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納米碳管儲氫量的確定”及“納米銅室溫超塑延展性的發現”兩項成果論文發表在《科學》周刊(Science)上,分別入選1999年度、2000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及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我國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和全國金屬納米團簇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被評為2003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刊物有《金屬學報》(中、英文)、《材料科學與技術》《材料研究學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辦公園區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