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電子資訊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的國傢級專業機構。簡稱中科院電子所。1956年根據中國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籌建。1960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為中國第一個綜合型電子資訊科學研究所。當時學科設置幾乎覆蓋無線電電子學的全部領域。其後,分建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等所;援建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1968~1975年先後劃歸國防科委、通信兵部。1975年6月回歸中國科學院,複用原名。歷任所長長顧德歡呂保維柴振明朱敏慧陰和俊、吳一戎。已形成微波成像雷達及其應用技術、微波器件與技術、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微傳感技術與系統四個主導領域。是中國最早開展微波成像合成孔徑雷達(SAR)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單位,已完成幾代合成孔徑雷達系統、信息處理系統的研制和大量關鍵技術的攻關,並承擔中國第一部星載合成孔徑雷達與處理系統等國傢重大任務,成為中國合成孔徑雷達及其應用技術的重要研究基地。是中國最早從事微波器件和技術的研究單位之一,承擔一系列國傢重大工程急需的特種微波器件的研制任務,為中國衛星、雷達、導航、加速器等高技術的發展作出貢獻。長期以來致力於高功率紅外氣體激光理論和技術的研究,特別是高功率高重復頻率脈沖紅外氣體激光技術的研究一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作為中國傳感技術領域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和傳感技術國傢重點實驗室北方基地的所在地,在生化微傳感器和微系統及新型真空微電子器件等研究方面已形成特色,並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03年底,共獲得40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00多項分獲國傢及省、部級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刊物有《電子與信息學報》(原《電子科學學刊》)、《電子學雜志》(英文)、《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