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實業傢,改良主義思想傢。原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別號杞憂生慕雍山人羅浮偫鶴山人等。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到上海學商,先後在英商寶順洋行、太古輪船公司任買辦,其間自營茶、鹽等商務。光緒四年(1878),兼任上海機器織佈局襄辦,後歷任上海電報局總辦,輪船招商局幫辦、總辦。還主持招股創辦造紙廠,聯合盛宣懷稟請在山東、、東北等處開采礦藏。1884年,奉調赴廣州粵東防務大臣彭玉麟處辦理營務。次年初。為援臺灣防務途經香港,被太古輪船公司借故控追“賠款”而遭拘禁,經年始得解脫。後隱居澳門近六年。在此期間,撰成《盛世危言》一書,在自序中,認為在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威脅下,中國已面臨著“數千年來有之變局,”中國必須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才能有效地抵禦外侮,使中國富強。為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培養具有近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實學人才。鄭觀應經濟思想的核心是“商戰”論,他把列強侵略手段歸結為“兵戰”和“商戰”,認為後者更具威脅性。因而中國在反侵略方面也應該把反經濟侵略放在比反對軍事侵略更為優先的地位(見商戰論)。1892年後,由盛宣懷保舉重入輪船招商局任幫辦,後改會辦。1896~1897年,兼任漢陽鐵廠總辦。1902年冬,辭去招商局會辦。次年,改任粵漢鐵路購地局總辦,兼辦工程局事務。曾支持從美國合興公司贖回粵漢鐵路自辦及1905年反美愛國運動。1906年,被舉為粵漢鐵路商辦公司總辦。1909年,乘袁世凱被迫返籍“養疴”之機,協助盛宣懷發起組織輪船招商局商辦,獲得成功,被選為董事,遂第三次入輪船招商局任會辦。晚年對清王朝的“立憲”表示擁護,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不滿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和軍閥混戰。1922年5月,病逝於上海招商公學宿舍。著有《救時揭要》、《易言》、《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後編》、《羅浮偫鶴山人詩草》等。

鄭觀應立像

鄭觀應著《盛世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