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常的人體組織、器官或其缺損、畸形,進行修復和再造,以達到形態的改善和美化及功能重建的外科手術或組織移植。治療的目的是,使因疾病、創傷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組織、器官缺損或畸形的患者,達到“傷者不殘、殘者不廢”,使健康人更英俊、更美麗。整形外科又名整形再造外科或整複外科修復重建外科、整形美容外科。

  簡史 西元前6世紀,印度即有鼻再再造的記載。公元3世紀,中國《晉書》中有唇裂修復的敘述。1838年德國出版《整形外科手冊》。19世紀發展的皮膚移植,以及20世紀初發明瞭皮管移植修復,是近代整形外科發展的基礎。兩次世界大戰中,頜面部創傷整形修復、手及四肢創傷整形修復技術得到發展。20世紀60年代顯微外科、顱頜面外科誕生。此外,美容外科學的發展,激光技術、超聲波技術、光學放大技術等的應用,醫學工程學如贗復體工程、種植體工程及各種組織代用品的研發,康復醫學的發展,以及20世紀80年代末的組織工程學和遺傳工程學,使整形外科發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整形外科的范圍 整形外科醫療范圍涉及從頭頂到足底,從體表到內臟的某些器官的修復和再造。在治療方法上有自體組織移植、異體組織移植及組織器官代用品移植等。它與幾乎所有外科學科均有聯系,是在各外科專科基礎上分化和發展起來的一門邊緣學科。例如,頭顱和顏面各器官的修復再造與神經外科和五官科有聯系,肢體部位缺損的修復再造與手外科和骨科有交叉,外生殖器官的修復再造又與婦科和泌尿外科有關聯。具體內容有:創傷性缺損和畸形的修復、先天性缺損和畸形的整形、感染性缺損和畸形的整形、各類良性及惡性腫瘤切除後缺損的修復、某些疾病引起的人體組織器官畸形、缺損或功能障礙的整形、人體各部位形態的再塑造。

  展望 在20世紀60年代,顯微外科及顱面外科的誕生及發展,整形外科手術從宏觀進入到微觀世界,吻合血管的組織、器官移植,顯微外科的無創技術,以及顱頜面畸形矯正的原則、顱頜面部骨骼的拆卸及重新安排等外科技術,使整形外科進入瞭許多手術禁區,新的手術方法、途徑、技巧不斷被創造和應用。20世紀下半葉,許多新技術創造瞭許多設備,從而促進瞭整形外科的發展。光學放大下的外科技術、激光技術、超聲波技術、內窺鏡技術、骨延長技術、軟組織擴張技術、計算機“三維”診斷、手術設計、模型設計及制造技術等,這些技術使整形外科從純手工操作,向設備外科技術發展。在21世紀,整形外科的治療將向智能化的階段發展,對一些微小血管的吻合、淋巴管的吻合,以及一些重要臟器的整形,由手工操作,進入到部分智能化機器操作階段。

  今後用組織工程、基因工程的手段有望制造出可供移植的組織、器官,用於缺損及畸形的修復;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使異體及異種組織、器官的移植成為現實。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組織工程學、基因工程學,以及克隆技術的應用,將給以組織、器官移植為主要治療手段的整形外科學帶來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