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建築中障子、屏風和屏障上的繪畫的總稱。它可以移動或啟貼,區別於卷軸畫和壁畫。

《宇治橋風景》 6曲屏風1對 (16世紀後半葉,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約9世紀,大和繪逐漸形成,給予障屏畫很大影響響。9世紀末遣唐使廢止後,在日本式建築中,活動式的壁障和門扉上的裝飾顯得越來越重要。因之,大和繪障屏畫風靡瞭幾個世紀。約13世紀,從中國傳入的水墨畫開始在佛教寺院中流行,14世紀,襖繪屏風繪幾乎全采用以水墨畫為中心的漢畫技法。遣明使曾以金箔屏風贈明朝,最早的日本金碧障屏畫也許就始於此。15世紀,狩野元信使漢畫的雄大氣魄與大和繪的裝飾性相結合,創造瞭新樣式,為障屏畫盛期到來準備瞭條件。16~17世紀,各地修建城郭和書院,作為這些建築的組成部分的障屏畫,成為畫傢們大顯身手的場所。他們在障屏畫上貼金箔,然後再以濃艷的礦物質顏料作畫,有時也用水墨技法,或二者並用。可以說水墨、金碧兩種形式把日本障屏畫推向瞭新的高峰。最有時代性的典型形式是桃山時代的金碧障屏畫,以狩野永德和長谷川等伯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