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奏體鳴樂器。用於中國民間管弦樂隊中的打擊樂器。又名“雲璈”、“九雲鑼”或“九音鑼”(“九”指多數,並不限於9個)。雲鑼由若幹個大小相同,厚薄、音高不同的銅制小鑼按聲音高低排列,懸空系在一木架子的各個木框中,每架鑼數不等,常見的為10個,也有14個、24個的。演奏時,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右手執小槌擊奏。

清代雲鑼

  雲鑼出現於元代。《元史·禮樂志》始有記載。山西永樂宮的元代壁畫奏樂圖和裝飾畫中均有演奏雲鑼的圖像。明清以來,普遍流行的一種雲鑼由10個鑼組成。西安鼓樂中使用雙雲鑼,演奏時將兩副鑼架成人字形直立於桌上,用雙手同時敲擊左右兩架雲鑼。各樂種所用雲鑼根據演奏曲調選擇編組。近年音樂工作者對雲鑼進行改革,擴大瞭音域,大小不同鑼體按十二平均律定音,36或37面一副,音域為:g~Df2(g2)。雲鑼的鑼槌分硬、軟兩種。硬槌敲擊發音堅實、清亮、晶瑩;軟槌敲擊發音柔美、悠揚、輕盈。改革後的雲鑼用雙槌演奏;可單擊,可滾奏;能演奏雙音和琶音,有時還可左右手各執兩個鑼槌,同時奏出4個音。由雲鑼領奏的民族管弦樂曲有《水庫凱歌》、《鋼水奔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