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力學、結構工程專傢。生於北京,卒於北京。1933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土木系,曾先後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土木工程系學習、任教,並先後獲得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工學碩士學位、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工學博士學位。1949年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土木系和工程力學系主任、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力學評議組組長,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委員,世界工程師組織聯合會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0年當選為瑞典皇傢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

  長期從事固體力學、殼體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以首創圓殼漸近解的成果享譽國際學術界。發表論文數十篇,是推廣輕型薄殼結構和普及殼體理論的倡導者之一。致力於工程教育事業,籌建和發展中國工程力學專業和深圳大學。在教育思想方面,強調力學來自工程,為工程服務,提倡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育瞭幾代力學與工程技術人才。在力學與工程師教育、組織制訂力學發展規劃、推動國際科技文化交流方面作出貢獻。1996年獲首屆中國工程科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