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卷雲、冰霧等)對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組光學現象。又稱大氣暈族。暈呈環狀、弧狀、柱狀或亮點狀。大氣暈族主要包括22度暈(見圖)、46度暈、近幻日、遠幻日、近幻日環、環天頂弧、環地平弧、內暈珥、日柱、反假日等。其中最常見的是22度暈,在太陽(或月亮)週邊出現的光輪,因其暈環對觀測者的張角半徑為22°而得名,又稱內暈。它色彩鮮明,色序內紅外紫與虹相反反。通常紅色最清晰,橙、黃次之,綠、藍甚淺淡,紫色不顯。出現在22度暈上、下的兩個切弧稱外切暈。和22度暈相類似但出現機會少得多的是46度暈,它對觀測者的張角半徑為46°,又稱外暈。外暈的色序與內暈相同,但色彩不鮮明,亮度也弱,往往隻能看到白色的光環而已。暈象經常是壞天氣的征兆,農諺有“月暈主風,日暈主雨”等。

22度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