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第二座高壩,位於臺灣省西南部嘉義縣境內的曾文溪上。最大壩高133米,壩頂長400米,為粉砂質黏土心牆防滲的碾壓式土石壩,壩體總填方為929.6萬立方米。為防止壩基滲漏,心牆下基巖做瞭防滲帷幕。上遊圍堰也作為壩體的一部分被保留下來。由於臺灣省雨季塌方多,水庫淤積嚴重,為保持水庫的庫容,周圍修建瞭21座防沙壩,有的防沙壩高達5米。這一措施對延長水庫使用時間是有意義的。

  曾文水電站裝機為1臺55萬千瓦機組。水輪機發電後的尾水,進入壩下6千米處的調節池。調節後全部流量,通過隧洞到烏山頭水庫,再用於灌溉及城市供水,實行兩庫聯合運用。工程於1967年10月開工,1973年10月竣工。

  曾文水庫是具有灌溉、發電、給水和防洪效益的多目標工程。水庫處於強地震區。壩區河流切割深入中新統地層及上新統地層。主要為砂巖、泥巖和頁巖。水庫集水面積481平方千米。在正常高水位225米時,庫面平均寬度2千米,長度18千米。總庫容7.08億立方米,有效庫容5.8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7.6萬公頃,為臺灣第一大水庫。除壯觀的水利工程景觀外,水庫周圍峰巒疊翠,碧波浩瀚,景致幽麗,為南臺灣熱門的觀光旅遊勝地。大壩旁則矗立一座白色的大壩紀念碑,記載水庫工程始末。